3000亿消费贷流向楼市 监管围剿 多数银行额度与期限双降

2017-10-18 09:55:51 当代财经网

房贷利率上调、房贷政策收紧,波及购房者、开发商、房产中介和银行多方利益。在房产中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撮合下,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身着马甲潜入房地产市场,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利益方严密的操控手段,而支撑这种需求与冒险行为的则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居高不下的投资收益。

然而,在全国楼市调控紧锣密鼓、稳定金融政策频频出击的当下,这一投机行为被迅速捕获。10月10日,深圳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强调“要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防止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这是继8月份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遏制投机行为,防止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次重申。

为了防止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深圳银监局9月提出,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流入房地产市场用于购房或偿还购房借款。和深圳房地产市场一样被资金青睐的北京也早在9月5日就亮出宝剑,北京银监局和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此外,浙江还针对个人消费贷用于购房的违规行为开出罚单。

控制信贷资金流向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环境举足轻重,监管趋严且趋于闭环,潜藏的套取房贷行为难上加难。

流向楼市的30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居民新增消费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同比增张7137亿元。对于消费贷激增,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公布的《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给出答案,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银行信贷资金曲线流入楼市,背后是投资收益的驱使。根据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环比下降,但同比仍然增长,二三线城市涨幅最高。

对此,浙江大学研究员邹永华表示:“资本逐利。银行信贷流入楼市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具有高资本回报,投资收益较高。另一个潜在原因是,由于房地产贷款市场因行政管控和商业风险考量的原因被压制,难以得到审批,个人消费贷或者经营贷相对容易获批。”

另一方面,楼市调控中购房者对市场预期的变化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苏宁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瀚分析称:“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城市化水平,导致在房地产投资之外还有着巨大的房地产刚需。多年的房地产市场上涨让很多人已经形成了‘现在不买房未来就买不起房’的心理,从而使市场产生一致性选择。对于刚需人群来说,调控之后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反而是买房的黄金时机,奈何居高不下的房价让首付的压力过大。于是,房地产旺盛的需求和如火如荼的消费贷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