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放水上万亿,房价又要涨了吗?房子还能买吗?
2017-11-10 11:19:50 当代财经网
半个月的时间里,央妈向市场输血上万亿,是不是大放水又回来了呢?是不是房价又要涨了呢?看不懂央妈放水背后的目的,很多人都会变成时代变迁的炮灰。
还有一个多月2017年就要过去了,但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可能到今年结束也不会有定论。
这个争议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对我们的生活和投资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常说,过去十年里,最赚钱的方式就是炒房。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炒房这么赚钱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进入放水时代,我们的央妈也哗啦啦撒了很多钱。
这些海量的钱很多都冲进了楼市,推动房价飙升,房子一买一卖之间,有人身家就暴涨十倍。
从这个角度说,大家炒房赚到的钱其实就是央妈放水的钱。
也正因为如此,央妈的放水力度被看成是房价涨跌的风向标。所以,很多人关心房价还会不会涨,就会去看看央妈还有没有继续放水。
央妈有没有继续放水,这就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个谜。
有人说央妈没有放水了,理由是银行都哭着喊没钱,房贷等各种利率越来越高,钱是越来越贵了;有人说央妈还在放水,理由是房价还在涨。
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
据。
▌01 半个月撒钱上万亿
央妈的爱,就是哗哗的钱,最近半个月央妈爱心泛滥有点猛。
10月17日至10月20日,央妈连续4天净投放,累计净投放5600亿元,创下1月中旬以来最大净投放规模。
这还不算完,过了个周末,10月23日和24日,央妈继续净投放2800亿元。连续6个交易日,央妈累计净投放8400亿元。
6天8400亿,够多了吧,还没完呢。直到10月31日,15天的时间里,央妈一共净投放了10700亿元。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什么叫净投放,净投放就是对冲到期的钱之后又投向市场的钱,就是说往市场里面新增的钱。
半个月央妈往市场里面新增了上万亿,你说这个叫不叫放水呢?
▌02 放水之争
单纯从数据上看,确实让人有一种重回大放水时代的感觉。
但是,国家天天都在喊要去杠杆缩信贷,难道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央妈半个月撒钱上万亿的原因是什么。
就在央妈10月17日开启大规模撒钱的第一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15 年 4 月以来新高。
要知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的是长期限的基准利率,连基准利率涨了这么多,也就意味着其他利率都会跟着涨起来。
果然,随后代表银行间借钱基准利率的shibor也是一路上扬,到今天也还是保持上涨姿态。
这些基准利率一上涨,就意味着市场资金面更紧张了,进而恐慌情绪开始冲击股市和债市。
10月30日,多只个股闪崩跌停,股债双杀的噩梦再度上演,市场一片哀嚎。
把这些复盘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件事:在央妈不断撒钱的过程中,市场依然害怕利率上涨,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缺钱,而且是很缺钱的那种。要不然,为什么央妈一边撒钱市场还一边自杀呢?
这就是为什么央妈为什么在短短半个月净投放上万亿的原因,不撒钱不行啊,毕竟要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现在撒了上万亿,市场终于消停了一些,但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呢?这样的故事已经在今年上演多次。
那么话说回来,这1万亿叫做放水吗?
可以说是放水,也可以说不是放水。说是放水,确实撒钱撒得很厉害,这一点否认不了。
说不是放水,确实也是被逼无奈不放不行,至少从放水力度上看,已经从漫天散钱的程度降到稳定市场的水平。
而且呢,央妈这次放水有个新特征,就是“缩短放长”,增加了63天期限的操作,减少了7天和14天的放水量。
意思就是天天要钱是不可能的,以后最多也只能两个月送一回温暖。
央妈这么干,其实也是以时间换空间,希望通过拉长时间慢慢让市场消化缺钱的情绪,适应缺钱的事实,才能给未来争取更大的空间。
换句话讲,央妈一直都没有关上放水闸门,只是缩小了放水量,而且还不是一直缩小,还得看市场的反应,看着市场不行了又得把闸门再开大一点。
这就像需要高超技巧的走钢丝,一头放水安抚当下市场的情绪,另一头还要压住放水节奏,保持极为艰难的平衡。
▌03 央妈救的不是你
话说回来,对央妈来说,放水不放水的都是手段,目的都是稳住大局,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有人看到这句话,常常会有一种幻觉:不用怕,央妈会保护我的,恐怕是你对系统性风险有误解。
防范系统性风险本质上就是降低债务风险,降低债务风险的手段就是去杠杆。那么,是要去谁的杠杆呢?
最重要的是3个:银行、地方政府和国企。因为这3者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石。
如果你有留意新闻的话就会发现,今年银行、国企的负债率已经降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被严防死守,甚至确立了地方主政官员终身追责制。
就算要说央妈保护的对象,也主要是这3者。更何况去杠杆只有两种方式:转移杠杆或者刺破杠杆。
刺破杠杆,就是直接破产清算债务归零,但是大家想想就知道,对于国家稳定来说,这3个里面哪个都不能死。
那就只有转移杠杆,转移杠杆的结果就是这几年居民的负债率极速上升,全民都来为国接盘。
当然,银监会也多次表过态了,大家也不要过度加杠杆了。
这就好像家长对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区别:对自家孩子什么手段都用上,也要保护他的安全;对别人家孩子,最多也就好言相劝,至于听不听随你,反正出事了不要赖我。
央妈就算放水,关键目标也是稳定市场,就算允许自己孩子任性,也轮不到别人家孩子来撒泼
。
还有一个多月2017年就要过去了,但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可能到今年结束也不会有定论。
这个争议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对我们的生活和投资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常说,过去十年里,最赚钱的方式就是炒房。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炒房这么赚钱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进入放水时代,我们的央妈也哗啦啦撒了很多钱。
这些海量的钱很多都冲进了楼市,推动房价飙升,房子一买一卖之间,有人身家就暴涨十倍。
从这个角度说,大家炒房赚到的钱其实就是央妈放水的钱。
也正因为如此,央妈的放水力度被看成是房价涨跌的风向标。所以,很多人关心房价还会不会涨,就会去看看央妈还有没有继续放水。
央妈有没有继续放水,这就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个谜。
有人说央妈没有放水了,理由是银行都哭着喊没钱,房贷等各种利率越来越高,钱是越来越贵了;有人说央妈还在放水,理由是房价还在涨。
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
据。
▌01 半个月撒钱上万亿
央妈的爱,就是哗哗的钱,最近半个月央妈爱心泛滥有点猛。
10月17日至10月20日,央妈连续4天净投放,累计净投放5600亿元,创下1月中旬以来最大净投放规模。
这还不算完,过了个周末,10月23日和24日,央妈继续净投放2800亿元。连续6个交易日,央妈累计净投放8400亿元。
6天8400亿,够多了吧,还没完呢。直到10月31日,15天的时间里,央妈一共净投放了10700亿元。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什么叫净投放,净投放就是对冲到期的钱之后又投向市场的钱,就是说往市场里面新增的钱。
半个月央妈往市场里面新增了上万亿,你说这个叫不叫放水呢?
▌02 放水之争
单纯从数据上看,确实让人有一种重回大放水时代的感觉。
但是,国家天天都在喊要去杠杆缩信贷,难道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央妈半个月撒钱上万亿的原因是什么。
就在央妈10月17日开启大规模撒钱的第一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15 年 4 月以来新高。
要知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的是长期限的基准利率,连基准利率涨了这么多,也就意味着其他利率都会跟着涨起来。
果然,随后代表银行间借钱基准利率的shibor也是一路上扬,到今天也还是保持上涨姿态。
这些基准利率一上涨,就意味着市场资金面更紧张了,进而恐慌情绪开始冲击股市和债市。
10月30日,多只个股闪崩跌停,股债双杀的噩梦再度上演,市场一片哀嚎。
把这些复盘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件事:在央妈不断撒钱的过程中,市场依然害怕利率上涨,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缺钱,而且是很缺钱的那种。要不然,为什么央妈一边撒钱市场还一边自杀呢?
这就是为什么央妈为什么在短短半个月净投放上万亿的原因,不撒钱不行啊,毕竟要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现在撒了上万亿,市场终于消停了一些,但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呢?这样的故事已经在今年上演多次。
那么话说回来,这1万亿叫做放水吗?
可以说是放水,也可以说不是放水。说是放水,确实撒钱撒得很厉害,这一点否认不了。
说不是放水,确实也是被逼无奈不放不行,至少从放水力度上看,已经从漫天散钱的程度降到稳定市场的水平。
而且呢,央妈这次放水有个新特征,就是“缩短放长”,增加了63天期限的操作,减少了7天和14天的放水量。
意思就是天天要钱是不可能的,以后最多也只能两个月送一回温暖。
央妈这么干,其实也是以时间换空间,希望通过拉长时间慢慢让市场消化缺钱的情绪,适应缺钱的事实,才能给未来争取更大的空间。
换句话讲,央妈一直都没有关上放水闸门,只是缩小了放水量,而且还不是一直缩小,还得看市场的反应,看着市场不行了又得把闸门再开大一点。
这就像需要高超技巧的走钢丝,一头放水安抚当下市场的情绪,另一头还要压住放水节奏,保持极为艰难的平衡。
▌03 央妈救的不是你
话说回来,对央妈来说,放水不放水的都是手段,目的都是稳住大局,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有人看到这句话,常常会有一种幻觉:不用怕,央妈会保护我的,恐怕是你对系统性风险有误解。
防范系统性风险本质上就是降低债务风险,降低债务风险的手段就是去杠杆。那么,是要去谁的杠杆呢?
最重要的是3个:银行、地方政府和国企。因为这3者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石。
如果你有留意新闻的话就会发现,今年银行、国企的负债率已经降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被严防死守,甚至确立了地方主政官员终身追责制。
就算要说央妈保护的对象,也主要是这3者。更何况去杠杆只有两种方式:转移杠杆或者刺破杠杆。
刺破杠杆,就是直接破产清算债务归零,但是大家想想就知道,对于国家稳定来说,这3个里面哪个都不能死。
那就只有转移杠杆,转移杠杆的结果就是这几年居民的负债率极速上升,全民都来为国接盘。
当然,银监会也多次表过态了,大家也不要过度加杠杆了。
这就好像家长对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区别:对自家孩子什么手段都用上,也要保护他的安全;对别人家孩子,最多也就好言相劝,至于听不听随你,反正出事了不要赖我。
央妈就算放水,关键目标也是稳定市场,就算允许自己孩子任性,也轮不到别人家孩子来撒泼
。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
滴滴市值达到680.8亿美元 未来如何“出行”?
07-02, 07:53 -
上半年1804股跑赢大盘 *ST众泰涨幅领涨两市
07-01, 10:02 -
为何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清理闲置银行卡?
06-30, 08:59 -
华晨集团再迎新“掌门人” 破产重组提速
06-29, 08:06 -
福建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06-24, 08:51 -
不一样的天猫“6·18”新指标 每笔订单减碳17.6%
06-22, 08:38 -
方便面刮起“高端风”!曾经低价的它靠啥拿下用户?
06-18, 10:13 -
对隆基乐叶销售收入骤增 通灵股份转战创业板迎考
06-11, 08:27 -
全国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06-10, 15:21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