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骗银行14亿 他是怎么做到的?

2017-04-05 09:29:22 当代财经网

当代财经网讯  近日,山西曝出一宗男子通过伪造印章和材料,与银行内部职员勾结骗取十多亿元人民币的诈骗案。

男子骗银行14亿 他是怎么做到的?

据报导,王某某是山西运城一家淀粉制品公司的负责人,2014年5月,因为资金链紧张,王某某动了想从银行套取现金的邪念,并找到在当地一家银行时任经理的段某帮忙。

开始,段某某通过牵线搭桥和发布虚假贷款信息,使得王某从另外一家银行套现4亿元,同时段某也得了豪宅、宝马车等丰厚的回报。

王某得到上述钱款,大量挥霍近1亿元,还将大约2亿元用来放高利贷。

偿到了第一次甜头,王某并没有罢手,为了填补第一次的空缺,他又在安徽蚌埠再次作案,骗取金额竟达到10亿元。

王某某把将近2亿的资金,通过行长(常某)贷给了蚌埠的一家企业,把这个银行的行长紧紧地拴在他这条船上。

由于蚌埠这家企业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高利贷,而作为担保人的常某也无力偿还。王某某故技重施,要求常某与他“合作”,再次从北京一家银行骗取了10亿元的资金,并成功套现。

2016年5月份,首次作案的贷款4个亿的资金到期,他们无法偿还。又采取类似的方法,继续骗取银行资金,但这一次段某伪造的身份被当地的银行人员识破。

自此,骗局败露,而王某某等人听到风声后,开始连夜潜逃至缅甸境内,王某某等人最终在缅甸当地的一个香蕉林里被抓。

目前,案件仍在侦办中。

2017年2月河南也曾爆出一起涉案超过百亿元的利用假黄金骗贷的案件。一家矿业几年来利用金属钨外包黄金,制成假金砖向银行骗贷,豫陕多家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其中陕西潼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110亿元。而主嫌犯早在2015年便带着家人潜逃海外,至今杳无音讯。

位於豫陕交界处的河南灵宝市以黄金矿藏闻名。《财经》报导,2007年,张淑民及王学文等人在灵宝市创立博源矿业,成为当地最早一批的「淘金者」。

2008年8月,博源矿业正式投产,平均每天可生产黄金8000克、白银2万克、电解铜6吨、硫酸160吨。在黄金市场巅峰期,曾实现年销售收入10.69亿元。博源矿业也因此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指定供货单位。

然而,有知情人透露,早在2005年,张淑民和王学文经长时间摸索,研究出了黄金掺假配方:将钨块放置黄金中间,就能骗过普通的仪器检测,加之博源矿业是链金企业,透支信誉获取银行信任,以此套取大量现金用於投资。

一位知情人透露,在博源矿业建厂之初,几位股东便开始制造假黄金,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套现。其间,恰逢黄金价格逐步走高,他们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并藉此机会大赚一笔。

张淑民等人制造假金砖的方法是:在每块5000克的金砖内,添加重量约62%的钨块,这种以钨块为「核心」的假金砖,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

这起诈骗案直到2016年5月初才败露。彼时,陕西潼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潼关信合)因一笔约2000万元的黄金质押贷款逾期而联系借款人张青民(张淑民的弟弟),对方一直未接电话。催款无果後,潼关信合决定处置质押黄金,在处置过程中发现黄金掺假。

该案涉及豫陕多家金融机构,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陕西省联社)损失惨重。其中潼关信合涉案金额超过110亿元,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亦涉案约28亿元。

据报导,多个信源证实,张淑民制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材料选购、加工、运输,以及办理质押贷款业务,都有专人负责。

这起质押骗贷案案发後,博源矿业多名股东以及潼关信合3名高管已被批捕。而主嫌犯张淑民、张青民兄弟俩,早在2015年已逃至海外,并且带走了年迈的父亲。

更多资讯尽在当代财经网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