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知识:陶瓷葫芦瓶详解

2017-06-26 16:34:21 当代财经网

约一万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葫芦,这不仅为浙江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也为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葫芦瓶所展现。在仰韶文化彩陶中有大量葫芦陶瓶,其优雅的造型、鲜艳的色泽,显示出中国原始先民卓越的创造才能,特别是在半坡类型中,葫芦瓶更为多见,葫芦可能是当时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之后随着瓷器的烧成,陶瓷葫芦瓶的烧造也比较常见。

葫芦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名称,葫芦之名在唐代开始流行,因其连绵的藤蔓、饱满的形态、丰富的种籽、累累的果实,且与“福禄”谐音而极具吉祥意蕴,其形象在陶瓷器物中得到广泛的展现。唐三彩葫芦瓶,其绚丽的釉色与原始彩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造型上,不仅有葫芦瓶,还出现了新的葫芦形执壶造型,唐长沙窑葫芦形执壶。但总体而言,唐代陶瓷葫芦瓶并不多见,造型古朴稚拙,其制作水平甚至稍逊于原始彩陶葫芦瓶。由于其间并未见有其他陶瓷葫芦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代陶瓷葫芦瓶可以说是陶瓷葫芦瓶的复兴时期。

宋辽金时期陶瓷葫芦瓶数量仍不多见,不过,南北方各窑口均见有葫芦瓶器型,但因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如南宋官窑粉青釉葫芦瓶、宋龙泉窑葫芦瓶。除葫芦瓶外,葫芦形执壶仍继续流行,如代白釉葫芦形执壶。宋辽金时期陶瓷葫芦瓶的制作技艺较唐代要高许多,形态轻灵优美,釉色温润如玉,令人赏心悦目。

元代时,各窑仍继续烧制各种陶瓷葫芦瓶,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景德镇窑青花葫芦瓶的出现是此期陶瓷葫芦瓶制作最重要的成就。如元代景德镇青花葫芦瓶、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八棱葫芦瓶。因为唐宋时期陶瓷葫芦瓶基本无彩绘形式,元青花葫芦瓶开启了彩绘葫芦瓶的新时代,成为其后明代葫芦瓶的主要装饰手法,其八棱形制作手法一改葫芦的真实形态,是葫芦瓶造型上的一大革新。

明早期,陶瓷葫芦瓶仍是不很常见的器型,但此期葫芦瓶的典型样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一种受伊斯兰地区金属或陶、玉器皿影响而产生的新器型出现了。如明永乐时期的新器型,关于此瓶有多种叫法,如“抱月瓶”、“宝月瓶”、“扁腹绶带耳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等。明洪武至明宣德,此器型均流行,并在清代直至当代被大量仿制,如清雍正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除此之外,明宣德鸟食罐中有传统葫芦造型以及卧式葫芦造型。

明中期时,陶瓷葫芦瓶依然不多,此时传统葫芦瓶得到复兴,葫芦扁瓶则未有继承。如明成化青花葫芦瓶、明正德青花葫芦瓶。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