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融入到中国瓷器

2017-07-18 17:11:58 当代财经网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巴洛克(Baroque),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

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而在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在法语中,“Baroque”成为形容词,有“俗丽凌乱”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其原本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而现在,这个词已失去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在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发起的,在17 世纪的欧洲普遍盛行,是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1]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古往今来,中国瓷器代表中华文化的人文内涵,也是连接中欧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在16世纪末,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后,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欧洲工匠们把“巴洛克风”融入到中国瓷器当中,并经过重新设计加工,改变了它的用途与形象。

近日,“与世界对话的景德镇——《归来·丝路瓷典》”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场推动全球化“世界商品”的文化交流展中,欧洲工匠们用四件面貌一新的瓷器,向人们展现了“巴洛克风格”在装饰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具有“巴洛克风”的瓷器,主要特征体现在器型结构的繁琐与多样。比如,“青花开光花卉纹瓶”,它在造型上可谓求新立异,工匠们精妙地在青花瓶中间处掏洞,并装上钟表。

“青白釉刻花碗”同样以铜饰为装饰,它由两个普通的白瓷碗,以对口一扣的方式,经过重新设计后成为赋有艺术气息的成列容器。

工匠们将素雅的中国情调变成了华丽的欧洲宫廷“巴洛克风”。这种风格上的创新,是瓷器这一全球化商品的“有趣故事”。

中西合璧的装饰,不仅在本质上维持中国古朴典雅的风格,还增添了欧洲人对此,在全球化新风格、新趣味上的自我超越。这种独有魅力仍然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为中国瓷器文化增添了灿烂的新章。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