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法器:清代五股金刚杵赏析
2017-06-21 17:14:33 新浪收藏

这件清代五股金刚杵(见图),长18.1厘米。此金刚杵中股的两端分别被打造成圆锥形,杵两端环绕中股的四股金刚合拢于中股,且每股均被打造成呈摩羯状。杵中间手握部分,四圈连珠纹饰将其分成三段,中间一段呈球形鼓起,另外两段基本对称分布在中间一段的两边,这两段每段各由一组六个莲瓣纹环绕一周。此金刚杵包浆厚重,手工铸造时的范线痕、打磨痕、铸镏痕、利刀刻花痕等十分明显,握在手中分量适中,保存完好。
资料记载,金刚杵原本是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演变为佛教的重要法器,并在唐代时随着汉传密教的传播传入中国。其类型上分一股、三股、五股、九股。
五股金刚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股杵,其五锋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之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宜方便智慧之标志。《白宝口抄·爱染明王法》中说:“五股杵者,五佛内证佛智,众生本有德也。为显凡圣一如心智,有上下五股。”《理趣经》中则说:“金刚加持者,表如来十真如、十法界、十如来地,以成上下十峰金刚太穿智处。”《五重结护》中说:“五股杵显五智也,中直者此正义,无方便。边曲音,此权义,而带方便面故也。权必归实,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众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若具者,于此杵具三十七尊。”
唐代时期的金刚杵中心一股和周围的股在顶部相互之间不连接,呈分开的“开口”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由这种顶部“开口”状演变成了顶部“闭合”状。
关于“杵”的材质,《陀罗尼集经》卷二中说其质料有金、银、赤铜、镔铁、锡等五色金属和合而成。
作为佛教的重要法器,金刚杵因为造型美观、制作工艺高超而备受收藏家们青睐。不久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公益鉴宝活动,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一件清代时期的金刚杵。
-
滴滴市值达到680.8亿美元 未来如何“出行”?
07-02, 07:53 -
上半年1804股跑赢大盘 *ST众泰涨幅领涨两市
07-01, 10:02 -
为何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清理闲置银行卡?
06-30, 08:59 -
华晨集团再迎新“掌门人” 破产重组提速
06-29, 08:06 -
福建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06-24, 08:51 -
不一样的天猫“6·18”新指标 每笔订单减碳17.6%
06-22, 08:38 -
方便面刮起“高端风”!曾经低价的它靠啥拿下用户?
06-18, 10:13 -
对隆基乐叶销售收入骤增 通灵股份转战创业板迎考
06-11, 08:27 -
全国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06-10, 15:21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