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如何鉴定?青铜器辨伪的具体方法
2017-07-12 17:01:32 当代财经网
要鉴赏辨别一件青铜器,仅仅了解青铜器的历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工艺等等还不够。或者说具备上述知识和技术,还只能就事论事,只是一名鉴别青铜器的匠人。要想成为青铜器鉴赏与辨伪的行家里手,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至少应该有历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诸多方面的知识。
(1)历史学与青铜器鉴定
如前所言,中国古代青铜器流行时间很长,从二里头文化期即夏代开始,在商末、西周时达到鼎盛阶段,至战国末年衰退,而两汉仍有它的踪迹出现,算起来跨越夏、商、周、秦、汉五大历史朝代,绵延达两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在青铜器上留下了它的痕迹。而青铜器作为文物的一类,它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同时又是人们思想观念、礼仪制度的“物化”,那么它与历史关系之密切自不待言。
作为一名青铜器鉴定者,如果不知道历史年代、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详细情况,要作好本职工作是很难的。
前边我们曾谈到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一件《利簋》。如果有鉴别方面的基本知识,将它断代并不难。因为铭文开头曰:“斌征商,唯甲子朝。”说明它是武王时器。再加上形制与纹饰的考察,时代可以断得很正确。但是还不够。它的更深远的意义还没有发掘出来。有些古书记载周武王在甲子日灭商,但由于日期十分具体,而这些古书中有的书被认为是伪书或成书很晚,因此引起学者的怀疑。而武王伐商灭纣又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可不予以辩论。于是干百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遂成一段“疑案”。《利簋》的出土,终于了结了这段案子,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记载它的那些古书的可靠性。这一下子大大提高了《利簋》的价值。而没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就解不开其中的奥秘。
西周青铜鼎、簋等的出土,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一次出土三个或五个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鼎,或成偶数的簋。尤其是列鼎形式,就要借助文献解谜。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表示他们的地位身份。那么这三鼎和五鼎的主人就是士、卿大夫,由此也可判断墓葬的规格,对于了解青铜器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古书没有记载的方国询例如1974年至1975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发现西周驰国的青铜器。如果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就很可能只是对青铜器本身的形制等方面作点鉴别,指出它属于什么时代,而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史书上失载的西周诸侯国。在某种程度上,明确后一点价值更大。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这个失载的方国与周王室以及周边方国究竟有什么关系,文化状态如何。
有些诸侯国史书虽有,但语焉不详。如河北、山西交界一带的中山国,在战国中期曾一度强盛,可是它的王系不明确。而1974年河北平山县发现的中山王国青铜器,正可以补充。当然这必须对有关中山国的历史文献有充分的了解。
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拥有历代相传,从无间隔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尽管先秦文献不多,但基本线条(如帝王世系、重大事件与主要历史人物)是比较清楚的。所以现今发现的古代青铜器,都可以找到它所属的框架,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样一来,缺乏历史知识就不清楚这一件或一批青铜器所处的历史位置,也就无法憎确地估量它的价值与作用。这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青铜器的差异之一。
-
滴滴市值达到680.8亿美元 未来如何“出行”?
07-02, 07:53 -
上半年1804股跑赢大盘 *ST众泰涨幅领涨两市
07-01, 10:02 -
为何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清理闲置银行卡?
06-30, 08:59 -
华晨集团再迎新“掌门人” 破产重组提速
06-29, 08:06 -
福建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06-24, 08:51 -
不一样的天猫“6·18”新指标 每笔订单减碳17.6%
06-22, 08:38 -
方便面刮起“高端风”!曾经低价的它靠啥拿下用户?
06-18, 10:13 -
对隆基乐叶销售收入骤增 通灵股份转战创业板迎考
06-11, 08:27 -
全国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06-10, 15:21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