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收藏入门知识:铜器收藏四大误区

2017-07-21 11:46:47 当代财经网

铜器收藏入门知识:铜器收藏四大误区

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可能反而成了陷阱:别人的教训对自己来说,可能不但不是禁忌,反而是机会。英国有句名谚—“一个人嘴里的美味是另一个人嘴里的毒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收藏者获取收藏信息(经验、教训)的渠道非常广泛,可以是书籍、电视、网络,还有座谈会、拍卖会等等,更别说平时的耳闻目睹。可是,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的身上,可能反而成了陷阱;别人的教训对自己来说,可能不但不是禁忌,反而是机会。英国有句名谚—“一个人嘴里的美味是另一个人嘴里的毒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我就从一些常见的收藏之道来详加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悟出其中的玄妙。

误区一名人藏品价自高

一般人会在心底里揣摩,名人(如张伯驹、王世襄等)既有学识又多金,他们的藏品自然都是精品,本身价值就不菲,再加上沾染了“名人气”,升值空间一定不小。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想得通,于是出现了对名人藏品趋之若鹜的现象,这是不明智的。

举个例子。近年,王世襄先生所藏香炉,多流传有序,在拍卖中出尽风头。其中一件明代崇祯年间铸制的斑金香炉和一件清初铸制的三足炉拍到了166万元的高价,比同类香炉的市场价高出四倍有余,而同为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明代万历紫7刻苗金大柜只拍到了132万元。

人们都讲文物艺术品的升值空间,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件价值160万的香炉,面临着上有海内外私人收藏众多的三代青铜重器,旁有多如牛毛的同类器物,它的升值空间还有多少呢?

过去,像张伯驹、王世襄先生这样既有学识、家道又富庶的收藏家是私人收藏界的主流。而今天社会变革产生出的收藏家虽有拥资富甲一方者,但学识与财富兼备的却不多,主要靠的是私人投资顾问和中介机构的推介来实施收藏。王世襄先生式的收藏家不会再大量产生,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名人收藏拍卖的暴利,又将会带来“伪名”和“伪品”的收藏拍卖大量涌入,名人藏品的身价也将趋于衰落。此时还进入并参与炒作名人藏品的人,小心被深度套牢。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