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仿造与伪作情况 青铜器鉴定方法有哪些

2017-07-29 17:47:13 当代财经网

青铜器的仿造与伪作情况 青铜器鉴定方法有哪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铜器的伪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中国青铜时代还没有结束。而青铜器的仿造史则更早。青铜器的产生,本身就是仿制陶器的结果,在青铜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又有不少仿铜陶器出现,那么仿造某一批铜器而制造另一批铜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仿造是一种学习与继承的文化事业。周承殷制,周初铜器与殷末铜器很难区分,原因就在于面目相似,其中很可能有仿造品。只是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因此很难说谁是仿造品,谁是原器。

春秋时期,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谗鼎。鲁国舍不得将真器奉送,就仿制了一件鼎应付。齐人见到仿制品,指出:“这是赝品。”鲁人辩解道:“这是真的。”齐人说;“那好,请乐正子春来,看他怎么说。”鲁国国君把乐正子春召来。乐正子春问道:“为什么不把真器送给齐国?”国君道:“我喜欢谗鼎,不能割爱。”乐正子春也说:“我喜欢诚实,不能对齐国说假话。”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至少在春秋时期已有伪造青铜器的例子了。(《韩非子·说林》)这可称得上伪作史的开端。但在整个青铜时代,青铜器很普及,除非像齐国指名索要谗鼎而鲁国不得不作伪敷衍外,一般来说伪器极少。

到了汉代,相对而言商周已成为古代,商周青铜器已不多见,一旦出土物重见天日,便被视为详瑞的征兆。如《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鼎元年夏五月五日,得鼎于汾水上,四年夏六月,得鼎于后土祠旁。有人怀疑此鼎是新垣平为博取武帝欢心而作的伪器,因为后来新垣平因献“人主长寿”假铭玉杯而被夷三族。大概他是一位制作伪器的老手。

唐、五代有专门仿造铜器的官家作坊。宋代赵希鹄所著《洞天清禄集》谈到:“句容器非古物,盖自唐天宝间,至南唐后主时,于升州句容县置官场以铸之,故其上多有监官花押。甚轻薄,漆黑款细虽可爱,要非古器;岁久亦有微青色者。世所见天宝时大风环瓶,此极品也。”

宋代以前虽有伪造、仿造的记载,但一来数量少,规模小,二来没有确凿的伪器传至于今,对后世仿造、伪造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姑且将春秋至五代定为伪造史上的第一阶段,即萌发期。

两宋时代可称之为仿造的兴盛期。其原因是:第一,宋皇佑以后,商周青铜器出土多,如据吕大临《考古图》记载,庚鼎、辛鼎、癸鼎出土于开封,晋姜鼎出于韩城,公诫鼎出于上雒,乙鼎出于邺郡宜甲城。大量真器的出土为仿制、伪造提供了样品。第二,宋代是“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学术研究空气浓郁。士大夫们通过对出土物的研究,深感《三礼图》所绘图录的错误,洗刷汉唐诸儒关于古代制礼作乐的臆说,于是依照出土铜器仿制,以致当时庙堂充满了仿制的礼器。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