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房价非典型性下跌 3月挂760万,如今650万仍谈的人少

2017-09-26 15:01:02 澎湃新闻 华尔街见闻

房地产市场曾经有一种观点十分盛行——“最怕房价下跌的不是房企,而是银行,因为银行是房企的最大债主”,这种观点甚至曾经演变出“两大行业谁比谁先死”的争论。

如今,宏观调控效果显现,一线城市投机性购房被抑制。甚至,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京城房价已经出现了“非典型性下跌”,银行按揭贷款由此也进行了一轮“非典型性压力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近期商业银行房贷利率的上浮与银行提升承压能力“正相关”。

京城房价非典型性下跌

《证券日报》记者选取某中介机构披露的京城部分二手房项目今年一季度的成交价和最新的成交价进行对比,部分二手房项目相似户型如今的成交价较一季度的高点下跌了5%-10%左右。至于该中介机构披露的成交价格的准确性,《证券日报》记者曾向身边亲友进行调研,获得的4个反馈结果全部是“标注的成交价格与真实价格一致”。

对口西城区马连道附近一个二手房小区的经纪人L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小区最近成交量不大,7月份和3月底有一组同样户型的一居室成交,7月份的成交价是425万元,而3月底的网签价是470万元,不过在银行放款后过户时,双方知道最新行情后都同意降了一点价,毕竟当初买房时买家心急,房子挂出来(挂牌价是490万元)8天就成交了。”

大兴区一个2012年交房的住宅项目今年3月中旬成交的三居室,总价接近690万元,而十分相似的户型在今年6月份成交,总价降至不足620万元。

丰台区某小区今年一季度末的成交记录显示,今年一季度的多笔房屋成交单价达到9.2万元/平方米乃至更高,而今年8月份的成交单价降至不足8.8万元/平方米。

“我今年3月份开始卖房,挂牌价最初760万元,心理的最低成交价位是720万元,6月份曾遇到有人出价680万元,我因为是换房资金压力大就没同意卖,但是如今心里的预期已经降至最低650万元,却依旧是看得多坐下来谈的人少”,朝阳区东五环附近一位筹划换房的业主对本报记者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说京城房价是非典型性下跌,是因为记者并未使用全样本数据,上述案例是从北京市不同地域选取二手房项目的成交进行观察。

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下降,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7月份下降0.9%,跌幅连续4个月全国第一。另据媒体报道,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5月份至今的4个月时间里,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与“3·17新政”前相比回落了10%左右,“尤其是近郊和远郊区的高总价、大户型的非普通住宅均价跌幅更大。”

银行房贷承压能力有上限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