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将开启价值投资开关 各路资本趁机抢滩

2017-09-28 09:34:06 当代财经网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实现养老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收益并同时控制波动,要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对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由此诞生了养老金融这一领域。”日前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据了解,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从我国实践来看,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的企(职)年金发展缓慢,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尚未建立,国家养老资产储备严重不足,养老金制度发展不均衡,远期面临巨大可持续压力。因此,加快建立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已迫在眉睫。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在国家诸多政策连续推动下,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行业纷纷进行了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都得到了初步发展。总体而言,我国养老金融一体三翼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是我国老龄化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将很快步入重度老龄化乃至超老龄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必须全方位重视养老金融的各个方面,加快推动养老金融事业发展壮大,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做好金融准备。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基金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从2016年一年的收益来看,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较大降幅。其中,企业年金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3.03%,创下了近5年来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新低;而全国社保基金2016年的投资收益率则仅为1.7%,是2001年以来年度收益率的第三低。但总体来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8.37%,累计投资收益额8227.31亿元。

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3月底,地方政府已经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运作的资金为1370亿元,占2016年底基本养老金结余3.86万亿元的3.5%。其余省份基本养老基金尚未开始委托运作。总的来看,基本养老金投资运营进展较为缓慢,地方委托投资的动力不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养老保险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地方政府对收益率存在担忧;二是由于目前不少地方统筹层次没有达到省级统筹,资金归集困难;三是在经济下行、财政增收困难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养老保险金留存当地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金入市规模太小,尚不足以改变股市生态。同时,在A股市场需要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值得重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养老金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在资本市场占比逐步提高时,想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为了实现收益并同时控制波动,这就要求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对受托人和投管人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金入市,将开启价值投资的开关,牵引追求长期收益性的投资理念。

协议转让易主溢价有限

在近年A股公司控制权变更的案例中,协议转让存在感最强,已成为易主最主要的方式。最新趋势是“协议转让+委托表决权”的组合式易主应用增多。

9月以来,绵石投资、明家联合等相继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实现“易主”。此前,江泉实业、博信股份、华菱星马、希努尔、鑫科材料等多家公司的协议转让事项也涉及到控制权变更。

随着借壳交易日趋严格,协议转让逐渐成为“类借壳”模式的阶段性方案。操作方式为,买方首先通过协议转让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此后再择机注入资产。

腾笼换鸟预期下,股权转让变成了一个A股特色的概念板块。协议转让易主个股往往应声大涨。不过,上涨幅度与新主背景密不可分。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引入实力新股东“喜闻乐见”。

9月1日晚间,中迪金控以11.19亿元协议价入主绵石投资,此前曾多次举牌成都路桥的李勤成为绵石投资实控人。公司随后一个交易日(9月4日)股价涨停,但其后便开启下跌走势。

本月同样变更控制权的明家联合走势稍强一些。其9月6日晚间公告佳兆业郭英成兄弟以17.58亿协议价受让公司控股权,此后3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连续一字涨停,但其后也出现调整。

上述两起协议转让溢价率分别约为40%、42%。控股权转让高溢价现象并不鲜见。但整体看,相比以前,今年协议转让的溢价幅度一般都在100%以下的水平,成倍溢价的现象比较罕见。

梳理今年涉及控股权变更的协议转让案例,“协议转让+委托表决权”的组合式易主方案频出。

9月7日晚间,通达动力新晋控股股东12亿元受让原实控人所持全部股份。而早在今年2月,天津鑫达就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方式,获得合计拥有表决权的股份达4950万股(占总股本29.98%),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而前述绵石投资案例中,李勤方面除了以11.19亿元受让17.81%的公司股份外,还取得了原实控人一方剩余股份所对应的7.03%的表决权。

实际上,委托表决权并非市场新事物。该方式的好处在于资本方能以最小代价获取足够的权益股份。此前8月,龙星化工控股权转让时,新晋股东上海图赛仅受让了6.8%的公司股份,但凭借原控股股东授予的12.5%的股份表决权,轻松获取控制权。不过,上海图赛也付出了约67%的高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实操中尚无明确的对价安排,在实质缺少约束力的情况下,协议转让+委托表决权的股权转让方式也蕴藏了较大风险,后续不乏交易双方反目的案例。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