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光赛滤镜?还商品本来面目 莫让“生鲜灯”透支消费者信任
2022-07-15 09:56:10 北京日报客户端
听过美颜相机,可您知道还有“生鲜”滤镜吗?近日,有媒体关注到,在不少商超和生鲜市场,“生鲜灯”的使用相当普遍。
“生鲜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调整光照颜色让食品看起来更“新鲜”。可别小看了这灯,其品类之丰富,也称得上令人咂舌了。某电商平台上稍微一搜,便蹦出5000多个结果,价格多在百元以内,款式更是五花八门——既有供鲜肉、水果使用的红白光,也有供熟食烧腊使用的红暖光,还有专门照射蔬菜的绿白光。再看商品评论,还真有声称是生鲜摊主的用户给出五星好评,“让食品看起来更鲜艳、更新鲜,连带着店铺生意都比之前好了”。
强光赛滤镜,然而,商家眼里的营销神器,对消费者来说却很不友好。生鲜食品的色度光泽,本来对应着新鲜程度。“生鲜灯”这么一照,猪肉增亮增红,蔬菜青翠欲滴,显著美化的色泽,会直接误导消费者。现实生活中,因此而误买了不够新鲜商品的大有人在。等到发现有“色差”,想退货,还得看这滤镜究竟只是“提质”,还是已经逾越到“遮瑕”的程度。说白了,既有法规并未禁止使用“生鲜灯”,这一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最终也只能看商品质量有无严重问题。难怪有人无奈吐槽:合着我都去了实体店,还是着了“美颜”的道。
当今时代,美颜滤镜泛滥已不是新闻,但连线下生鲜也被“卷”到,还是多少让人郁闷。毕竟,生鲜是入口之物,许多人线下探店,为的就是亲自挑选一口新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去实体店买东西让人放心之处。可“生鲜灯”大行其道,却直接消解了这份难得的信任。强光扮靓、假面示人,无异于“自毁长城”。试想,只要有过一次强烈的“被坑感”,谁又愿意再次走进同一家生鲜铺子购买那些被美化过的东西呢?
视觉上的“提质”“遮瑕”,只是虚幻的“镜花水月”。对集中上线的“生鲜灯”,相关部门有必要明确相应管理办法,制定生产、使用方面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强弱适宜的光源,还商品本来面目,避免消费者吃哑巴亏。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