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节后指数变化 楼市限售与股市新局
2017-10-02 07:23:28 当代财经网
从公开数据来看,2010年以来楼市和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跷跷板效应,特别是2014~15年的大牛市期间,楼市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而在2015年6月股市见顶之后,楼市又进入新一轮的“量价齐升”。虽然楼市撤出的资金不完全直接投向股市,但透过结构化理财产品、民间股票配资等方式,还是对当年的大牛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楼市被“冷冻”之后,最有可能吸引哪类资金转战股市?这点要从楼市资金的成分进行分析。简单来说,楼市的资金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型,二是投资型。所谓消费型,就是买房的目的为自住,对于这类资金来说,限售政策对其影响程度有限,虽然组合拳的其它政策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在自身资金许可的范围之内,大规模转战股市的可能微乎其微。而投资型的资金,限售对其则是致命性的打击,在政策松动之前势必要寻找新的出路。其中,保守型的资金可能更倾向于固定收益产品,而风险偏好较高、注重流动性、倾向于快进快出的“游资”,则可能选择股市或期市,作为其停泊资金的下一个港湾。
这些可能转战股市的楼市“游资”,天生具有较强的投机冲动,在所有投资市场都避免不了这一特征。因此,在股市上,题材股将是这类资金主要出击的方向。笔者认为,四季度可能有以下题材会成为这类“游资”的主攻方向:
一,黄金类股票及基金。地缘政治因素是黄金价格走强的关键,近期朝鲜半岛和中东库尔德人独立公投等事件,都对金价形成较好的支持。虽然美元指数在连续下跌之后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对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会形成一定的压制作用,但对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金价则未必是利空。从国内期货黄金指数的周线图来看(见附图),自从2016年2月形成周线级别的向上跳空缺口之后,运行在一个收敛三角形当中,近期已经面临方向性选择的关键时刻。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国际政治事件和金价的波动,一旦向上突破三角形上边线,相关股票和基金有望获得“游资”的青睐走出一轮行情。特别是在今年黄金股表现落后的情形下,更容易吸引新增资金的关注,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自有金矿较多的上市公司,如山东黄金、中金黄金,以及和实物挂钩的黄金ETF基金(159934和518880)。

二,军工板块。军工股和黄金股类似,和地缘政治事件关系密切,同时年内表现较为平淡,可望在相关主题事件的刺激下出现波段行情。虽然军工股普遍市盈率较高,但也存在较强的资产注入预期,题材想象力丰富,适合游资的胃口。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调整幅度较大、市值较小、资产注入预期强的军工股,如成飞集成、贵航股份、飞亚达A等。
三,央企改革。年初七大行业的央企被列为混改重点领域,近期混改重组消息频繁,本周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双双停牌,为混改再添一例,这一题材也有望吸引游资的关注。但此前一些大盘股如中国联通、中国神华等复牌之后短期拉高便陷入沉寂,显示大市值股炒作不易,在消息确认之后更容易“见光死”,因此这类板块应当提前布局,选择市值较小、股价涨幅不大的品种为主。具体而言,振华重工、大唐发电、泰山石油等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四,雄安新区。上半年雄安新区概念股的炒作更多属于想象层面,而四季度相关的落实政策将会给这一板块带来实质性的利好。特别是叠加其它题材的雄安概念股,获得资金认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叠加环保题材的启迪桑德、叠加上海国企改革的隧道股份、叠加央企改革的乐凯胶片,都可重点观察。
以上四大方向,都属于比较能吸引市场人气的传统题材,容易形成共振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楼市游资大规模转战股市引发股指快速上涨,也很容易遭遇调控,毕竟在目前美联储缩表、加息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国内任何资产快速暴涨都可能成为外资“剪羊毛”的工具,维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格局是政策调控的最高目标。未来如果出现类似2010年10月份放量大涨的情形,则需要警惕股市过快上涨遭遇调控,投资者在乐观的同时还应当保持一份谨慎。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