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行情持续 红十月行情可期

2017-10-16 17:17:48 当代财经网

风格切换引争论

上半年,大市值蓝筹股的走势明显优于中小盘股。但进入三季度以后,大盘股开始高位盘整,中小盘股则展开了一轮强劲的攻势。对于向来处于变盘敏感期的第四季度而言,大小盘的风格轮换也引发了多家机构的争论。

“创业板近期涨幅不错,而且从半年报的情况看,纯靠内生增长的公司净利润增速达17%,有所回升。但我们对于整体创业板的机会仍持比较谨慎的看法。”沈晔表示。

在沈晔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创业板公司此前依靠并购支撑业绩增长,随着再融资的收紧,创业板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来维持利润高增长的难度加大,而之前并购形成的商誉减值风险仍在。另一方面,低基数的效应已经消失。虽然仍看好成长股的机会,但她认为这更加依赖自下而上的选股而非整个板块的风格切换。

万家基金判断,四季度市场风格切换至创业板的信号仍不充分,当前风险偏好的降低更可能表现为现有风格扩展至部分具有稳定盈利属性的低估值蓝筹板块。

国投瑞银同样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风格不会发生大的转变。通过计算公募基金半年报和年报公布的全部股票持仓数据,国投瑞银认为,基金对食品饮料、家电、电子元器件的配置显著提升,对电子、家电的配置比例已创历史新高。从历史情况来看,除非行业基本面或政策层面发生较大变化,出于冲击成本的考虑,机构不太可能在短期(一至两个月)内发生较大换手。

另一方面,也有机构认为,中小板、创业板等中小市值板块的估值已经逐渐调整到位,伴随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成长风格将有所表现。

“从各板块估值比较看,主板估值具备优势,但从相对估值来看,创业板已回到过去几年的较低水平。因而我们看到前期创业板出现了明显反弹,一些成长股的估值在逐渐调整到位。”平安大华基金表示。

平安大华基金在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中小创自2015年中以来持续下跌,部分估值已经趋近合理水平,市场整体估值压力得到一定缓解。而四季度临近2018年,若将估值切换至2018年,估值压力将进一步释放。因此其认为,四季度可能仍将维持温和震荡上涨的格局,以龙头白马股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而中小创内部分化,部分估值已经合理、内生增长好的成长公司将率先走出上升趋势。

上投摩根认为,随着市场持续上涨,A股的估值中枢有所上移。其中,主板估值稳步回升,但相对于盈利增长,估值水平仍在合理范围。中小板、创业板等中小市值板块的估值仍然较低,创业板相对估值水平已与2012年初相当。此外,随着市场持续显现赚钱效应,投资者情绪也逐步活跃,两市融资余额一度超1万亿元,接近2016年初的水平,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多策略寻找优质资产

展望四季度走势,大多数机构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观点认为只是存在结构性机会,未来会从业绩、估值及成长性等角度甄选行业及个股。

随着宏观经济平稳增长,企业盈利增长前景向好,A股市场信心也受到提振。在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双全看来,A股市场自年初以来一直处于风险偏好修复的过程中,热点从低估值蓝筹股向其他板块和主题扩散,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越来越明显,将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市,形成正向反馈。

由于对后市较为积极乐观,李双全所管理基金的股票仓位目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较为看好企业盈利增长前景。”

汇丰晋信基金表示,盈利增强特别是企业ROE的回升是带动股价上行的主要因素,半年报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企业盈利改善的趋势。虽然盈利的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伴随了资产周转率的上升和企业ROE的稳定回升。从行业来看,上游行业的盈利改善相对较强。

“从权益投资的角度来看,未来我们更关注企业ROE回升的可持续性,而淡化盈利是否能实现高增长,未来盈利具备较高可持续性的公司或将成为优质资产。”汇丰晋信基金表示。

中航证券认为,目前应紧抓两条主线:“价值”和“价值+成长”。价值是指成熟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而“价值+成长”则是指未来具有更大成长潜力的小盘股,而这些小盘股也同样必须具有发展成为行业龙头的潜质。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A股预计将维持结构分化的震荡格局。在类似的市场环境下,景气上行和业绩稳定、估值偏低的行业取得超额收益概率较高。景气度相对较高的行业估值仍有提升空间,包括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业绩稳定但估值偏低的行业,包括银行、地产、建筑、家电、医药、传媒和食品饮料等可能在震荡市中获得超额收益。

汇丰晋信认为,从投资机会上来看,全A指数的估值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可从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程度寻找高性价比的板块,价值板块可关注金融、家电、汽车,成长板块可关注医药、电子(LED)、传媒等行业的机会。

除此之外,国企改革也是公募基金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董伟炜表示,考虑到今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较低,注重股票流动性和估值,因此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布局投资标的:国企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集的标的、国企改革与消费升级交集的标的,以及国企改革与稳增长(如房地产和建筑建材)交集的标的。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