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大跌原因曝光 三季报机构持股风向标

2017-10-17 10:30:29 当代财经网

上周开始,上市公司三季报迎来披露期,而其背后的资金力量也逐渐浮出水面。在A股市场中,与中报(披露期近2个月)和年报(披露期近4个月)不同,三季报和一季报类似,披露时间不足1个月。三季报按规定需于10月份内编制完成。因此其滞后性相对于其他业绩报表来说相对较小,给投资者的参考意义也更大。

机构进出个股策略各异

据数据统计,三季度汇金公司选择对江山股份、中原特钢、千山药机、中国巨石、安信信托等个股继续持有。

社保基金也不甘落后,三季度增持了开润股份、涪陵电力等股,并对炬华科技、万华化学、三棵树继续持有。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在13只国家队重仓股中,有9家公司有望实现一季报、中报和三季报业绩的“三连增”。这9家公司分别为:永辉超市、天原集团、国恩股份、王子新材、涪陵榨菜、昆仑万维、海康威视、佛慈制药、牧原股份。可见,国家队尤其关注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

此外,截至10月14日,在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还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

在上周五时隔20个月一度重新站上年线后,创业板指周一“画风”突变:九成创业板个股收跌,单日逾2%的回落也成为创业板指近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这一幕似曾相识。今年7月中旬,由于部分成分股半年报业绩不及预期,拖累创业板指一度快速回落至1650点附近。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绝大多数创业板公司也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部分业绩低于预期个股周一因此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

7月中旬创业板走势

有人担心,这是否预示着市场阶段性调整的开始。虽然证券君也无法预测未来市场走势,但结合创业板业绩基本面及机构最新观点来看,这样的担忧或许略显多余。

你若不信?听证券君给您仔细分析分析!

创业板指年线交锋战正酣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经历前期持续上涨后,创业板指目前已上探至250日均线附近。这也意味着,创业板指的年线争夺战正式打响。

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证券君,250日均线有着“牛熊分界线”之说,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一年内市场参与者的平均成本,特别是指数在该均线处的方向选择可能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体趋势。因此,虽然上周五创业板指一度时隔20个月首次站上250日均线,但想要一鼓作气就此站稳年线并非易事,短期震荡加剧也在所难免。

以今年5月中旬为例,上证指数在短短21个交易日内与250日均线实现十余次“正面交锋”,最终在6月初以一根放量阳线突破年线,并由此确立了至今的震荡上行格局。

上证指数5月中旬至6月初走势

另一方面,从创业板今年“不破不立”的特性来看,正是由于7月初的快速回落,为后续反弹留出空间——三季度创业板指收涨2.69%,不仅实现探底回升,更终结了此前连续六个季度的下跌。这也意味着,三季度成为创业板近两年来最具赚钱效应的一段时期。

虽然从单个交易日的角度来讲,指数2%以上的单日回调并不多见。但如果结合此前创业板指已经从低位实现逾15%的上涨来看,短期的震荡调整实属正常。同时从10月整体表现来看,目前创业板指仍保持上涨态势,月初至今涨幅为0.84%。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