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牛市可期 这一板块两个月已“飙出”近20%

2017-10-19 09:43:49 当代财经网

结构性机会持续存在

中原证券

近两周以来新开板股票的情绪转换较快,次新股指数也处于震荡中。但在次新股没有出现趋势性的估值下跌的大环境下,基于次新股的高beta属性,部分次新股仍存在投资机会。未来关注:

一,次新股叠加主题,往往能取得超额收益,因此在未来时点对于主题叠加的次新股需要密切保持关注;

二,上市时间较久的次新股,甚至已上市1年至2年的股票。

华泰证券

对于次新股下一步的走势,次新股指数整体估值目前已达67倍PE(TTM),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但10月下旬次新股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建议回避前期涨幅较大的次新个股,关注三季报业绩靓丽的次新个股。

新要素格局下,结构性牛市可期。资本和劳动是最基本的两大生产要素,要素禀赋格局是更具决定性的经济基本面。在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生产要素禀赋格局逐渐由“资本稀缺、劳动过剩”过渡到“劳动不再过剩、资本不再稀缺”,劳动年龄人口大概率将从2017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这标志着新旧要素格局实现切换。新格局下,劳动不再过剩带来劳动边际报酬上升,叠加过去几十年高增长的财富效应,意味着收入不再是劳动者的唯一诉求,政策取向也更多的向经济与社会并重转变,在GDP之外增加了绿水青山等新目标。这样一种要素禀赋变化意味着,新格局下继续大搞投资的经济合理性降低,决定了旧格局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律难以再现。因此,要素新格局并不意味着经济新周期,反而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开始负增长,潜在增长率有进一步下滑的压力。不过,由于经济失速的概率并不大,后市的结构性“新”机会仍值得市场积极把握。

重点把握五大结构性“新”机会。

新增长动能:新旧格局切换促进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消费带动转变,屡创新低的M2增速弱化了强制储蓄问题,合力催化消费板块的趋势性机会。

新行业加速:加法和减法共同造就新行业的“补短板”行情,加法涉及到标志TFP进步的人工智能等TMT领域,半导体、芯片等精密制造以及存在严重短板制约的军工和农业等领域,减法补短板下环保板块存在趋势性机会,三废处理和土壤修复等直接受益于环保约束增强,新能源汽车、天然气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机遇。

新产业组织:后市周期品的减法红利边际趋弱,需求平稳下滑,全行业性机会渐远,但周期产业组织重构中的个股机会值得把握。

新开放局面:实体过剩资本与国外人口红利结合,在海外寻求市场,有助于寻求改善国内上市公司的ROE,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中国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有较强诉求,金融走进来和实体走出去有可能形成互动,共创开放新局面。

新区域亮点: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郑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区域中心城市有望晋升为“新一线城市”,海南存在升级机遇以承载消费新需求,京津冀有望成为向地方合作转变的新表率,东北会否超预期成为新机制的承载地,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短期风险偏好降低;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信号超预期;房地产市场超调,金融周期超预期剧烈调整。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