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不济 A股长周期趋势依旧乐观

2017-10-22 09:40:14 当代财经网

近期沪深市场日均成交量能依旧低迷,两融余额始终未能真正有效站稳万亿关口。由此可见,市场攻克3400点尚需时日,维持窄幅运行仍是主基调。

今年10月9日,受国庆长假间诸多利好因素刺激,沪市创出了3410.17高点,而这也成为了2638低点反弹以来的新高,但随后沪市的收盘点位也没能再踏上3400点。由此可见,3400点属于一道重压区域。

纵观过去10年时间,3400点一带区域同样属于A股市场的关键性位置。如2007年“5·30”前后,当时市场最低调整点位为3404.15点,随后获得强支撑而逐渐走出震荡回升行情。又如2009年8月4日,沪市创出3478.01反弹高点,而这一点位也成为了随后几年的重压区域。在2015年杠杆牛行情里,市场也一度在3400点附近高位震荡,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蓄势后,才进一步冲击5178高点。至于最近两年的“慢牛”行情,即使市场整体运行重心震荡向上,但3300点至3400点区域同样压制了市场的反弹高度,而3400点可以认为是A股市场近十年来比较关键的敏感区域,这也是多空双方必争之地。

作为一道重要的强阻力区域,3400点成了密集的筹码峰区。由此可见,如没有充分换和蓄势,短期内有效站稳3400点之上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退一步说,如果市场止步于3400点,则“慢牛”行情也将会大打折扣,即使期间有国家队资金强力护盘,也难改市场反复震荡、指数失真的风险。对此,要想攻克这一道重压力位也并非容易之事,而需要几个条件配合。其中,充分换手以及持续性的强势蓄势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自今年以来,沪市年内涨幅已经超过8%,中小板指数年内涨幅更是接近20%。对于这一年内涨幅,虽然与美股港股仍存一定的差距,但已经属于比较良好的涨幅水平。与此同时,在市场指数明显上涨的同时,年内不少个股的表现更为亮眼,涨幅超过50%的更是比比皆是。由此一来,在市场进入阶段性重压区域,难免会存在获利盘回吐的需求;在此期间,充分洗盘、充分换手,将会影响未来市场的上涨高度。再者,股市上涨,既要看政策面的支持,更要看资金面的配合,而资金才是股市上涨的根本性推动因素。“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A股市场近年来的真实写照。然而,对于资金面环境,一方面要看存量资金的有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需要看新增流动性的涌入预期。从最为真实的数据来看,近期沪深市场日均成交量能依旧保持低迷的状态,甚至持续低于两市5000亿元的日均成交量能水平。至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两融余额,则始终未能真正有效站稳万亿关口,而市场多次冲击万亿两融余额未果,也制约了新增流动性的涌入。由此可见,从资金面的支撑力度来看,确实比较欠缺,对市场攻克3400点不利。

此外,每逢市场冲击重要性强压区域,往往离不开权重股。实际上,对于市场冲关起到比较关键性作用的,莫过于银行、券商、保险、地产及周期类板块。不过,这些权重板块的拉升,既需要政策面持续支持,又要看其可否形成有效的轮动效应。至于如以有色金属、煤炭、钢铁为主的周期板块,则更多关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表现,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预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抑制资产泡沫的环境下,权重股往往起到维护市场指数稳定的作用,在市场处于非理性下跌时起到护盘作用,而期盼权重股出现持续性大幅上涨的行情,仍需看政策、资金及市场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推动,但这并不容易做到,市场人气的快速激活也并非易事。

重压之下,市场难免出现反复震荡走势,甚至,为了达到更好的洗盘目的,不排除存在变盘前下蹲的可能。然而,从最近的市场运行格局来看,股市大涨大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的难度都不小,维持窄幅运行状态,或许仍是当下市场最好的状态。

本周行情小幅起落,基本实现平稳过渡。五大指数除上证50作为维稳先锋上涨0.89%之外,其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创业板跌幅达2.38%,位列第一。必须强调,本周的四大指数的调整主因是技术驱动而非场外因素。

本周虽然多数指数下跌,但却是历次重大会议表现最好的一次,以往每逢重要会议就大跌的恶习这次正在被改写。我上周预判:随着向上攻击3400点和后市越过3400点,日线级别的调整条件将在技术上逐渐成熟。这个调整何时出现,要观察两个指标:

一是日线形成高位钝化并无法解除,最终导致形成顶部结构;二是抵达3443点阻力位。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一,就可能引发震荡并最终形成日线级别调整,而这两个条件如果同时符合,日线级别调整的概率就会更大。“创业板”由于已经临近60周均线(1944点),在此多空展开一场大搏杀导致行情频繁震荡是必然的,这也是创业板本周大跌3%以上的重要原因。本周一,上证再度触摸3400仍然受阻回落,导致技术上依次形成了从30-120分钟的顶部结构,进而又扩展成日线顶部结构,深中创也类似,全部顶部钝化并形成从分钟到日线级别的顶部结构,构成了短期强烈的向下调整驱动力。好在没有出现顶部结构与3443阻力位碰头的局面,日周月线也没有形成“三花聚顶”,因此这个调整可能还是属于比较温柔型的。在以往的下跌大趋势中,我是极其重视日线级别顶部结构的,因为杀伤力巨大,但转折为上升趋势后,它的杀伤力会明显衰减,所以即使确定形成日线顶部结构,也无需像在下跌趋势中那么悲观,因为这仍然是上升途中的调整。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