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双方针锋相对 新时期的股票投资思路

2017-10-22 09:44:47 东方财富网

编者按:本期三位嘉宾看多和看空的判断针锋相对,分歧之大前所未有。确实,在任何时间点,市场人士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无论多空双方的基本面或者是技术面的分析论据,其实都可以从历史经验和理论上找到反例。俗话说兼听则明,投资者应从双方提出的投资逻辑和事实出发,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谨慎投资。

笔者近期观点很明确,四季度行情虽从历史数据统计并不十分悲观,但策略上一定要把握节奏,一退一进,才能从容应对。十月中上旬是最容易发动行情的时间节点,一旦错过整体看淡。而节后指数表现强差人意,10月9日高开低走后,热点量能匮乏,筹码出现松动,重心下移,是到该撤退的时候了。

不确定因素开始累加

市场预期多空交织,不确定因素开始累加。周四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增速小幅放缓符合预期,放缓主要源于投资,特别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7.5%比前值7.8%回落了0.3个百分点。总体看目前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发展。这对稳定资本市场长端投资逻辑非常重要。而不确定因素主要在国际方面,十月美联储正式拉开缩表进程,12月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双重叠加,对全球资金流向将形成明显扰动。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走弱,应该是开始提前消化利空因素。国内方面,每年年底由于结算,资金都有回流银行的要求,同时四季度也是全年解禁小高峰,资金面紧张将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目前经济数据稳定,市场仍有余温,一旦度过十月,消息面相对真空,行情将进入敏感期。

三季报拉开帷幕,投资者又蠢蠢欲动。确实截至周四,75家公布三季报的公司,7成同步业绩增长,同时预增预盈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远远多于预忧公司。一些暴增上千倍的公司挣足眼球,暂且不论这种增长有没有持续性,看看前期明星股方大炭素,需求端发力,正宗的涨价题材股,三季度净利增长24.6倍,目前却跌破60日均线,典型的破位走势。这一方面说明风险是涨出来的,业绩再好,只要前期涨幅过大,都要回避。同时笔者可以肯定地说,三季报从来不是机构拿来运作题材,炒三季报就是个伪命题。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三季报的时间特性决定的,年初公募、私募、卖方研究员开始公司调研,更多地是基于公司未来一年的发展,看重的是预期,只要有了预期就有了炒作空间,但业绩才是最终的衡量股价的标杆。经历了九个月的周期,是真增长还是纯概念,通过三季报,机构心里其实都有底了。留真去伪将是三季报披露完后重要的步骤,由炒预期过渡到重业绩,所以三季报炒作短暂,且不宜把握,每年的最后两个月正式进入机构调仓换股时,就不会有强烈做多意愿。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