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游戏规则已变 监管强心剂催生六连阳
2017-11-14 10:27:35 当代财经网
2016年至今,A股从2638到目前的站上3400,一路稳步走高。被市场描述为慢牛走势,但大盘不断走高的同时,结构分化却异常激烈。有约十分之一的公司(剔除2015年后的次新股)股价创出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自2016年低点以来,却有三分之二的公司涨幅尚未跑赢上证综指。
上海申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高盛集团欧洲ETF部门创建人申毅表示,“今年的确是‘价值投资爆发的元年’,沪深300中近100个价值白马股跑赢,包括消费、医药、保险等板块,今年只要抓住ROE(股本回报率)或价值,就能跑赢大盘。”
而许多散户投资者却感觉赚了指数不赚钱。因恐高而没敢买的价值股不停刷新高,自己抄底的股票却不涨反跌。
实际上除了业绩因素外,以白马大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股不断走强,与A股市场背后发生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不无关系。
机构话语权越来越重
西南证券最新的研究显示,最近几年,机构持股比重持续提升,其在各个公司中的平均持股比重已经从2011年的20%左右提高到了30%以上,在A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考虑到第一大股东在A股持股占40%左右的份额且持股基本不动,在剩下的股份中,机构投资者已经占据了绝对话语权。这是A股出现结构性行情的根本原因。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从持股市值上看,当前A股总市值为62万亿,除去第一大股东占据的24万亿市值,机构投资者在剩下的38万亿市值中约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足以影响市场走势。

(图片来源:西南证券)
从具体的机构来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保险、阳光私募以及国家队基金是机构当中的主力军。这些机构在最近几年的份额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图片来源:西南证券)
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对市场的结构性行情有明显影响。当前机构更乐于配置市值较大的公司,过去两年里在大市值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显著提升,由此前的50%提升到56%,而对于小市值公司的配置比例则持续下降,从2014年的32%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28%,直到三季度才有所回升。

(图片来源:西南证券)
从涨幅来看,机构投资者在不同市值公司上的持股变化也十分鲜明。2014年以后,机构在小市值公司上的持股比例是持续下降的。机构的配置比较明显地影响了市场风格,2017年以来涨幅前列的公司机构配置都是逐季增加,而跌幅偏高的公司机构持股却是在下降。

(图片来源:西南证券)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