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加剧 “抱团取暖” 一股牛市气息扑面而来

2017-11-22 10:07:23 当代财经网

刚刚降临的这个冬天,一边高估值板块行情逐渐趋冷,而另一边的强势个股则依旧是“我行我素”。

根据中证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中,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所占权重就已分别达到16.30%、6.78%和6.26%。本月以来上述三只个股正是上证50指数上行的直接推手。此外,本月以来这三只个股的逐日换手率也均在1%附近徘徊,筹码相当集中。在当前市场整体成交量仍相对稳定的背景下,资金集中于蓝筹和权重板块,是导致市场大市值公司市值形成“自循环式”上行的直接原因,这一风格暂时料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而从A股整体市场的月度效应来看,年底的市场风格更易切换至大市值标的,低估值也有望大概率跑赢高估值行业。在此背景下,由其它小盘股所引起的下跌短期也仍难以对指数形成显著影响,因此,断言市场风格的切换仍显过早。由于金融板块整体估值的持续性好转,“抓大放小”的市场偏好未变,当下配置大金融也仍有优势。

回调后不乏机会

本周两市探底回升,前两个交易日,指数方面已收出两根“中阳”,上证综指升幅为0.82%,深证成指升幅为2.74%。截至昨日,上证综指报3410.50点,再度收复3400点关口,深证成指报11602.10点。在此背景下,交易量也已有所活跃。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市场方向总体上偏向乐观。对于市场方向的把握,尽管场外资金环境不支持短期出现全市场增量资金行情,但既有活跃投资者进入市场的增量资金却仍在持续,即说明行情在场内投资者层面是展开的。而风险偏好指数显示的情绪状态,当前也正处于乐观环境中,支持中短期维持既有方向。板块活跃度方面,在存量博弈格局下,行业轮动速度呈上升态势,市场主题行情尚处于进一步演绎过程中,预期未来方向上仍偏积极。在基金的行业配置行为上,仓位净变化持续呈现反转态势,行业板块机会则主要通过新的仓位布局来捕捉,这种配置行为特征也支持后市行情状况偏乐观。

自9月以来,略显纠结的盘面显然仍未因盘面数度上破3400点后出现回落而出现根本性转折。缺乏清晰投资主线以及热点方面的后继乏力,也使得当前投资者感到既无奈又焦躁。无奈的是由于场内外资金在当前点位仍未形成一致,一边是场内主力资金离场的现象仍未“止血”,另一边则是以杠杆资金为代表的场外资金不惧回调依然呈现出流入态势。盘面上,存量博弈态势依然清晰。焦躁的则是,从板块来看,部分板块估值仍未高企,显然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然而,3400点关口俨然已成为了当前市场的“风向标”,既能引发投资者对后市无限的遐想,也似乎随时提示着投资者盘面回调的警讯,资金也在此“心结”困扰之中始终显露出焦躁与谨慎相交织的复杂情绪。由于市场过于在乎3400点关口的得失,追涨杀跌的非理性因素都使得资金入场的意愿有些迟疑。而上述的种种“纠结”其实都一致指向当前投资者仍未清晰把握住当前市场的投资主线。

中信证券表示,通过观察50ETF的走势,不难看出当前白马股整体的强势,而在白马股继续任性奔跑的背景下,行情料仍将逐步向纵深发展。中长期来看,有业绩支撑的行业龙头依然是最值得配置的标的。大盘白马股得到资金持续买入的状况,暂时也不会改变。年底前的一个半月,市场仍会在3400点上下2%左右的区间运行,同时波动会加大,两极分化的格局亦会加剧。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建议不要偏离主线,继续骑行白马,不要去进行无价值支撑的题材股抄底,过早的逆向思维也许会倒在黎明前夕。

“马太效应”加剧

根据中证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中,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所占权重就已分别达到16.30%、6.78%和6.26%。可以说,本月以来上述三只个股正是上证50指数上行的直接推手。此外,本月以来这三只个股的逐日换手率也均在1%附近徘徊,筹码相当集中。在当前市场整体成交量仍相对稳定的背景下,资金集中于蓝筹和权重板块,是导致市场大市值公司市值形成“自循环式”上行的直接原因。

今年以来,A股市场“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不论是“一九行情”、“漂亮50”乃至近期上证50指数的“暴走”等,其背后的客观原因无不指向市场中龙头个股、大盘蓝筹的强者恒强。当前,有观点质疑这样的市场是否正常,更有观点直接指出,资金这样抱团大市值、大白马、大龙头的行业,本身就是存在很大风险,而非正常的市场状态。分析人士表示,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其实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是符合当前市场客观现实的,也符合证券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

光大证券表示,伴随着养老金加速入市、险资短线操作受到严监管以及A股加入MSCI指数等因素,机构投资者风格的权重正在不断加大,对市场的交易逻辑也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机构投资者风格在偏向蓝筹的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在于比较重视投资纪律,即普遍存在资产配置再平衡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低增长、低通胀、低货币扩张”为特征的时代,资产配置大方向需要从大宽松大泡沫转向精选核心资产。国内也面对相似的经济环境,研究优质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性远胜于研究短期择时和风格轮动,各个行业中竞争力提升的龙头公司将会成为核心资产。

此前针对核心资产是否“泡沫化”的问题,机构就已存在分歧。中金公司就认为,强势板块估值有所恢复,但并未“泡沫化”。中金公司强调在A股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估值标准将越来越国际化。今年符合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的大消费和科技硬件等板块涨幅较高,部分股票估值修复幅度较为明显,投资者对这些强势板块的可持续性有所担心。但从历史和国际角度对这些板块估值与盈利等方面的横纵比较来看,在盈利和估值方面相对全球同业仍具备相当的吸引力,而部分蓝筹股虽然持续上涨,目前也还具备基本面支持。而在海外资金加大对A股配置力度的背景下,这些板块仍然有望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