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行情弱势收官 “重击”案例加剧市场担忧
2017-12-01 10:20:02 当代财经网
整体影响有限个股压力凸显
统计显示,2018年共计有3234.61亿股限售股解禁。除了1月502.03亿股高点之外,5月、6月、12月解禁限售股数量也将分别达到396.18亿股、392.50亿股和382.91亿股。
这也意味着,未来一年里A股将持续直面由解禁带来的“压力测试”。
不过在一些机构看来,渐行渐近的解禁大潮对市场的冲击可能小于投资者的预料。
来自星石投资的观点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解禁的股份主要来源于2015年至2017年的再融资和IPO,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股份处于亏损状态,其减持动力并不强劲。
对于2014年至今月度数据的梳理也显示,解禁规模与上证综指当月涨跌幅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与沪指次月涨跌幅虽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很小。
部分机构判断“影响有限”的另一个理由来自于政策面。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沪深交易所随即同步出台减持行为实施细则。其中,上交所规定:大股东减持或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股东减持节奏“可控”,在上交所近期提供的一系列数据中获得印证。据统计,减持新规实施以来至10月末,沪市上市公司股东累计减持73.3亿股,总金额763亿元,7.3亿元的日均减持金额较新规前大幅减少了23%。
其中,新规对比例及锁定期要求的设置令大宗交易减持金额显著降低,“过桥”减持漏洞被基本封堵。针对董监高的预披露要求及“虚拟任期制度”,也使得“辞职减持”状况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此前引发市场质疑的“清仓式”减持行为受到新规的有力约束。上交所数据显示,新规实施5个多月中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金额为77.58亿元,占大股东、董监高及特定股东总减持金额的比例仅为约一成,日均减持金额则较2015年峰值大幅下降逾七成。
多家机构认为,基于限售股减持动力不强、政策规范减持节奏等原因,限售股解禁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
不过,整体影响有限并不意味着个体压力可以忽略不计。星石投资表示,若部分个股解禁收益较高、解禁规模较大或解禁占流通股本的比例较高,则可能面临短期流动性冲击。
除了解禁市值、解禁股东数量、解禁收益等指标外,解禁股东类型也与解禁可能造成的冲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追加承诺限售股东、股权激励限售股东,以及国资背景的大股东或特定股东减持意愿较低。
与之相比,财务投资者的减持动力较为强劲。特别是若限售股解禁后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即使面临减持负收益,部分财务投资者为减少亏损仍会选择以“不计成本”的方式尽快套现。对于此类解禁个股,投资者需适当规避。
解决“堰塞湖”仍赖制度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解禁潮来袭还引发了市场对于限售制度本身的讨论。
进入2017年以来,新股发行步入常态化。按照发行日统计,截至11月21日年内IPO已达385家,超过2010年344家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受理首发企业529家,其中已过会33家,未过会49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41家,中止审查企业55家。与此前800多家拟上市企业排队待审的“壮观”场面相比,“IPO堰塞湖”已经得到明显纾解。
不过与新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相随,限售股的规模也在迅速膨胀。有机构测算,从目前起至2020年,全市场将累计解禁1519亿股,涉及市值高达约3.5万亿元。
“常态化的新股还在不断地发,解禁潮还在不断地涌。如果再加上定增等限售股,数额更加惊人。”财经评论员贺宛男说。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则将规模庞大的限售股比喻为悬在投资者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并认为其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远远大于IPO带来的压力。在他看来,“IPO堰塞湖”基本消除并不足喜,如何解决“限售股堰塞湖”才是中国股市面临的严峻考验。
多位市场人士呼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通过提高IPO公司首发流通股比例、控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限制控股股东通过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等方式,从“根子”上降低限售股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冲击。
贺宛男则建议,在对发起人、5%以上的大股东及董监高等关联人士执行禁售及爬行减持规定的同时,允许其他原始股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上市时流通。如此,新股上市之初就能反映其真实价格,从而抑制和冷却对次新股的恶炒,同时有效解决“大小非”带来的“大小限”问题。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