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暂切换冲高宜减磅 机构寻觅新“白马”

2017-12-07 11:26:26 当代财经网

排名战正酣

对于近期蓝筹白马股的剧烈调整,有机构人士认为早有苗头。11月初,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周雨指出,白马蓝筹加速上涨,估值优势不再。自2016年年初,白马蓝筹市值一直保持上涨态势,白马股已经超过2015年顶峰,大盘蓝筹也已经非常接近2015年峰值。且两年以来积累了大量涨幅,尤其是食品饮料板块,止盈离场的压力较大。此外,市盈率、市净率经过新一轮的增长,估值已经不再便宜。

对于近期蓝筹白马的调整,周雨表示,蓝筹白马股的调整将令收益目标偏高的压力增大,高企的融资成本大概率驱使这些资金离场,而杠杆资金的离场会令蓝筹白马短期上行动能进一步衰减形成负反馈。近期低波动率使机构资金不惧回撤受损不断增持,但持续的低波动率不会一直存在,叠加年底业绩兑现的压力,短期蓝筹白马风险仍存。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金机构多把近期蓝筹白马股的阶段性调整主要归结为市场资金情绪的变化。从市场资金来看,近期市场已经在发生变化。数据显示,自上周二以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呈现出持续回落之势。截至12月4日,两融余额报10257.76亿元,12月5日数据显示,两融余额降至10124.36亿元,下降133.40亿元,降幅为1.30%。另外,观察近期蓝筹白马股的交易信息,机构资金获利出逃的迹象有所显现,机构专用席位成为不少下跌蓝筹白马个股的出货方;11月中旬,沪股通、深股通分别净卖出部分白马股,净卖出规模甚至创下今年以来单日的高值。

对于机构资金在蓝筹白马股上的年终“变局”,上海一家公募机构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已减持高位蓝筹白马股,以保证全年收益,拼取全年排名的压力。“今年以来,抱团蓝筹白马的公募产品业绩一般都不错,年终之际存在排名压力、赎回压力等,公募机构在蓝筹白马上的心思日渐多起来”。绝对收益导向的私募机构也是阶段性看空蓝筹白马股机会,有机构人士认为,白马股经历了从年初的“明显低估”到前期的“明显泡沫”,以及近期的估值泡沫释放之后,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合理估值的上限。

新“白马”料登场

近期,蓝筹白马股的阶段性调整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年终时点,短线资金的阶段性“熄火”。统计资料显示,自11月以来,受制于盘面热点匮乏,部分游资出没的营业部偃旗息鼓。同样,在蓝筹白马个股中,游资力量参与的热情明显降低,且在部分短期大幅调整个股的交易名单中,游资力量成为重要的卖家。不过,随着蓝筹白马股的调整加剧,部分个股成为游资力量加仓持有的对象。

“事实上,今年以来营业部资金或者说市场所指的游资力量赚钱并不容易,‘二八’的极端分化行情,让这部分资金只能去选择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蓝筹白马抱团,且抱团时间一般晚于基金机构等,所以这部分资金在抱团与单干、长期投资与短期炒作之间徘徊。近期,蓝筹白马的回调,让不少资金遭受损失,未来这部分资金对蓝筹白马的机会将会继续犹疑。”银河证券上海一家证券营业部人士表示。

但与此同时,众多机构资金仍看多蓝筹白马股。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姚锦表示,对行业龙头股的投资仍将延续。行业龙头公司依靠自身内生增长的同时,在未来有质量的宏观经济增长环境中将更加受益。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当优质企业成为助力宏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之后,宏观经济的发展硕果也将体现在优质企业的市场表现之中。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业绩为王是今年全年的选股思路,主要表现在消费类个股方面,明年就可能围绕新白马股展开,即能在未来释放出业绩、且业绩较为确定的行业龙头,这些企业要从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行业里选,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国产芯片等。

对此,结合近来的市场情况,基金机构普遍预计蓝筹白马股行情的持续,将伴随长短期资金的不断博弈。前述公募机构基金经理认为,蓝筹白马股行情是基金机构和大多数市场资金的共识。今年以来,从紧密抱团到抱团放松、资金抢跑,让各类资金在对待蓝筹白马中长期机会时的策略后续出现分化。“2018年的蓝筹白马行情将更为复杂,简单的抱团取暖、追逐确定性策略效果将大打折扣”。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