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走势规律发出重要信号 年末季节性资金紧张担忧来袭

2017-12-08 11:50:23 当代财经网

周三创业板的绝地反击仅仅昙花一现,周四A股再度变脸,受到蓝筹白马股进一步杀跌拖累,各大指数继续全线下挫,其中大盘午后更是加速下探逼近3250点附近支撑,个股也是大面积涨少跌多。

都知道白马股主要表现为趋势性行情,所以一旦午后部分白马股跌破重要支撑线后,同样引发了严重的资金踩踏连锁反应。好在严重萎缩的量能也表明短期A股进一步全线杀跌的可能性已然不大。而在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止跌前,大盘调整的时间也无疑会被拉长。所以我们才会强调即使单针探明阶段底部,大盘也不会立即转强,而是反复震荡筑底。

进一步观察沪深300指数表现会发现,这还是自今年5月底突破以来首次跌回至60日线附近,再结合大盘周K线已经四连阴存在超跌反弹需求来看,白马蓝筹股最迟下周迎来一波反弹的可能性不小。此外,消息面上也传出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近期密集增持护盘,从历史走势规律来看,这往往是大盘接近阶段底部的信号,所以投资者要有耐心才能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只不过在反弹高度上依旧不可过分期待,原因我们此前已多次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说回盘面,超跌反弹是场内资金仅有的共识。涨停榜中,核电板块的中国核建、5G通信板块中的纵横通信、超汛通信等清一色底部放量拉板形态;此外,受到消息面朝核问题引发的地缘政治升级刺激,军工板块今日有一定表现,中兵红箭和天和防务相继涨停。此外,360借壳的江南嘉捷、受到监管打压的高送转龙头梅泰诺以及开板次新药石科技等人气股也在敢死队资金涌入下逆势拉板。总体来说,由于受到蓝筹股大面积杀跌拖累,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落,资金整体追涨热情并不高,热点更多是个股独立表现,并未带动相关板块赚钱效应。

至于操作上,周三两市双双探底回升一度重燃部分投资者信心,但周四A股的表现无疑再度泼了市场一盆冷水,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注意反弹持续性的问题,不怕晚一步抢反弹就怕早一步抄底套牢。所以当前倍感煎熬的反复磨底行情如果盲目进场炒作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短线浮亏,我们依旧建议大多数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较好。而对于我们反复强调的业绩与估值不匹配或面临巨额解禁等典型弱势股,仍是尽早逢高出局为妙。

央行维持中性操作

6日,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仅等量对冲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单日净回笼资金2400亿元,为连续第四日净回笼,市场资金面仍不改宽松态势,短期资金充裕,但跨年资金需求仍旺。

进入12月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累计下行21.5个基点,报2.5730%。月初至今,最能代表银行间流动性水平的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加权利率累计下行逾16个基点,报2.7868%。

非银机构的短期资金拆借也不紧张,上交所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GC001连续几日下跌,7日收盘报3.0300%,为近一个月的低点。

“年关难过”情形会出现吗?

不少机构分析认为,今年资金面“年关难过”的情形大概率不会再现。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指出,导致2016年12月资金面收紧的两大因素,今年并不存在。首先,2017年春节在1月份,“春节效应”造成资金收紧的行为都发生在了2016年12月;其次,2016年12月处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的时期,外汇占款大幅下滑。这两个因素叠加影响下,商业银行体系可供资金情况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中银国际证券进一步指出,由于央行在前期逆回购的操作中,大幅增加了63天期的中期流动性投放,目前净投放的跨年资金规模已经达到5400亿元,因此12月份到期资金的压力相当小,仅在月初有3000亿元左右的逆回购到期,而MLF的3750亿元到期资金预计维持续做。

市场人士认为,从过去的情况看,接下来央行可能会改用28天期逆回购品种供应跨年资金。今年6月份,在市场担忧年中资金面紧张之时,央行即重启了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与7天期逆回购一起形成了长短搭配的逆回购期限组合,既可调剂短期流动性余缺,平抑短期流动性波动,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跨季流动性支持,稳定市场预期。

货币基金收益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2月份,同业存单迎来年内第二到期高峰,总偿还量高达2.2万亿元,仅次于9月份的2.3万亿元到期量。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从银行体系来看,当前的大背景是银行存款增速放缓,而到了年底又是‘存款争夺大战’的重要节点,银行的负债端面临压力。”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宝宝”收益大幅回升,余额宝由2.5%的低收益率水平一路攀升突破4%,不过,随着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宝宝”们的收益率持续下滑,但在近期,“宝宝”们的收益又有略微回涨。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