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提升A股筑底预期 操作上应把握三大政策主线
2017-12-25 16:43:58 东方财富网
风格切换渐成形
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A股市场庞大的体量来说,北向资金虽并非绝对的行情风向标,但却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近期,北向资金偏好的明显切换则最应引起重视。
数据显示,相较此前活跃的沪股通,深股通净买入的“热度”正在逐渐上升。近三个月沪股通净买入为46.56亿元,相比之下深股通同时期的净买入达到245.42亿元。从近一个月的情况来看趋势则更为明显,本月以来,深股通净买入为33.20亿元而同期沪股通净买入则仅为1.03亿元。
此外,从北向资金重仓股来看,持股风格的变化也已比较明显。一方面,本月以来,沪股通中的上海机场、飞科电器,深股通中的老板电器获得了北向资金的大举加仓。其中,沪股通中的飞科电器更成为了年中以来北向资金加仓最多的一只股票,与6月30日的1.56%相比,增仓逾20%,达到21.88%,成为沪股通中仅次于上海机场的北向资金第二大重仓股。而获得北向资金持续流入的老板电器更是当前深股通中北向资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从持仓比例可以发现,当前北向资金的偏好正转向机场、航空等交通运输股票以及消费类白马股。而另一方面,统计也显示,在加仓成长股的同时,北向资金也在“悄然”撤离前期活跃股。近三个月,贵州茅台北向资金净流出39.24亿元,伊利股份净流出21.67亿元,中国平安净流出10.13亿元。
针对上述现象,长江证券认为,年初北向资金更倾向于购买低PB的股票,对股票的成长能力则并无过多要求。然而当前北向资金的偏好似乎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北向资金当前似乎已更愿意购买高成长性的股票,而对股票估值水平没有过多的要求。此前中金公司就曾表示,其实今年的大部分时间,A股价值与成长风格的相对表现,与外围主要市场的走势是反向的。即全球主要股市今年多数时候都是成长跑赢价值;但A股中,多数时间都是价值跑赢成长,特别是上半年。而下半年以来,A股在消费、科技、医药等偏成长性的板块的带领下,出现了成长跑赢价值的现象,已逐渐与全球主要市场趋于一致。
展望后市,招商证券指出,海外资金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多变。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海外资金波动性强,具有所谓“猴性”。而2014年来,韩国、台湾和印度三个代表性经济体资本市场中的海外资金流动情况就是生动的例证。考虑A股纳入MSCI等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可以预计,2018年海外资金仍然是影响内地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深知海外资金具有“猴性”特征的同时,后市也仍需坚持研判和密切监测其最新流向。
自11月中旬市场回调以来,沪指从3450点回落至3254点,成交持续低迷,投资者观望情绪较浓。但上周市场迎来反弹,并且12月以来的日K线形成短期双底,那么本轮调整是否结束,当下还可以把握哪些投资机会,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市场指数“进三退二”
经济下行压力、机构季末调仓兑现收益、对宏观流动性的担忧导致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市场指数在“进三”后,步入了“退二”周期,但笔者认为上述相关因素对股市节奏的影响有限,并且将边际递减。
首先,本轮驱动A股大势的基础,是企业盈利向好,并没有因利率抬升而弱化。
其次,利率上行会影响股市节奏,但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外生因素”。由海外税改加息,国内金融去杠杆推升的利率,是外生冲击。随着靴子落地,对股市节奏影响是非趋势、一次性和阶段性的。二是“内生因素”。因通胀抬头带动的利率上行,是“内生催化”,对股市节奏的影响更持久。因此关注焦点,应从美国税改加息、国内金融去杠杆,更多地转向通胀压力。短期内,通胀压力尚未显化。故笔者判断,利率上行对股市节奏影响有限,并且将边际递减。
经济横平状态下,影响市场的更多是“金融紧”预期,央行“轻轻”加息,显示呵护市场之意,资管新规影响逐步消化。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自11月以来公开市场净投放1360亿元,流动性市场“量稳价升”趋势下重在量稳,短期流动性扰动不大;市场对于新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预期将会继续升温,这将为市场注入新的预期与信心,有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总体来看,扰动因素在减弱,新经济政策在不断提升预期,市场过度悲观预期修复之时,便会迎来股债同时回升,最佳时点或在明年一季度。
应把握三大政策主线
策略方面,我们重申周期消费五波走,周期收官基本观点,短期回调并未破坏周期行情基本逻辑:需求不弱、供给不强、库存不高。随着经济悲观预期修正、春季补库需求展开,市场表现与基本面的背离有望得到修正。另外,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于经济增长显示了更大的信心,并重点强调了高质量增长,明确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防止污染三大攻坚战。近期出台新规划的3D打印和人工智能、以及2018年重要经济工作“扶贫”、“环保治理”、“住房租赁”、“贸易开放”,值得投资者去深入挖掘。
政策主线之一:3D打印迎来政策春风。12月13日,工信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这是继2015年发布相关规划后,两年来的第一个详细计划。相较于前期出台的《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3D打印在今后发展中将更注重实际落地情况。笔者认为,新工业革命在细分领域推动开始加快,3D打印在医疗,高端装备、汽车、文化等领域有可能率先推动。
政策主线之二: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新规划,人工智能注重应用层级突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发布对我国智能制造具体发展方向给予了补充和细化。本次《计划》相较于前期规划,具体提出了“智能产品规模发展,智能核心基础增强,智能制造应用提升,智能产业体系建立”四项重点任务。我国在人工智能部分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先进研发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未来三年我们将有望看到人工智能在安防、汽车、医疗、机械制造等行业应用层面的推广。
政策主线之三:从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可以看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意味着整体经济节奏平稳。主要任务上,“金融防风险、脱贫、环保”还将继续统筹推进。此外,住房长效机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开放新格局也为明年重点工作。因此,从明年中长线配置上来看,主题推荐扶贫、环保治理、住房租赁、贸易开放四大方向。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