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私募股权市场逆势而上提升价值创造水平 LP净现金流实现4年以来首次回正
2022-04-29 08:30:41 中国生活消费网
4月6日,贝恩公司发布《2022年亚太区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在区域经济整体稳健增长的趋势下,亚太区私募股权市场的总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是各国加速推广新冠疫苗接种,为亚太区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增长机会。
投资交易方面:整体上,2021年,亚太区在全球资产管理规模中所占的份额上升至30%。具体看,大中华区和印度分别占据亚太区投资交易总额的43%和20%。此外,相较于2020年,日本、东南亚和韩国的投资交易额翻了一倍有余。报告指出,过去十年以来,以亚太区为重点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比北美快2.4倍,比欧洲快3倍。实际上,早在2018年,亚太区就已经超越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
募资活动方面:过去一年中,亚太区的募资活动略有回升,结束了连续三年下降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表明,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行业监管收紧,全球有限合伙人(LP)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投资风险提升表示出一定的担忧,因此,2021年下半年,以大中华区为重点的募资活动较上半年明显放缓。
退出交易和融资方面:经历了两年的下跌后,2021年,亚太区的退出交易总额翻了一倍以上,达到了1,720亿美元。除中国以外,所有市场的退出交易额较2020年都有所上升。去年下半年,中国企业赴美IPO(首次公开募股)通道关闭,减少了中企赴美上市的数量,使得大中华区在下半年的退出交易额较上半年跌去七成,并且IPO融资额较2020年同期下滑50%。然而,在韩国和日本,得益于强劲的股市表现,IPO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退出渠道。此外,去年,印度的IPO融资规模更是创下记录。
报告进一步指出,2021年前三季度,LP的净现金流实现4年以来的首次回正。值得一提的是,私募股权回报率有所上升:5年、10年、20年的回报率再度跑赢亚太股市4-6个百分点。
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多国实施旅行禁令和封锁政策,导致投资和退出交易的进程放缓。此外,俄乌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加深全球不确定性。
展望2022年,根据贝恩针对亚太区普通合伙人(GP)的年度调研,超过60%的受访亚太区GP对于所在地区的宏观经济保持信心,然而,在所有中国受访者中,该比例仅为35%。
杨奕琦补充道,“2022年,在中国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的前景评估愈发严格的背景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环境趋于谨慎,尤其是退出交易,那些总部设在美国的中国企业需要积极拓展赴美IPO以外的其他退出途径。我们还发现,目前,高估值依然是亚太区GP首要担忧的问题。对此,投资者应当采用一体化尽职调查,从而全方位洞察标的公司的增长和利润提升潜力,另外,将ESG因素贯穿投资生命周期,提升业绩表现。”
贝恩一项联合 Institutional Limited Partners Association(ILPA)开展的研究称,2021年,在受访者管理的私募股权资产中,高达76%受到了ESG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看,50%的受访全球LP认为,将ESG标准纳入投资考量有利于提高估值溢价,在此基础上,全球绝大多数LP都要求GP把ESG标准融入基金战略和被投企业的价值创造计划中。实践中,70%的受访LP表示,已经将ESG因素纳入其所在机构的投资政策中,其中,有85%的受访者已经完全或部分执行了具体的ESG投资规范。
然而,受访LP普遍面临两大关键挑战:第一,近70%的受访者难以量化、监测ESG表现;第二,约50%的受访者指出,由于缺少统一的报告标准,或将难以设定明确的基准。为了攻克这些痛点,贝恩观察到,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经着手制定方案,将ESG标准纳入基金和投资组合中。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