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铜鎏金佛像赏析
2017-09-06 16:00:08 当代财经网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赏析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这尊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高16.2厘米,宽9.3厘米。该造像半跏趺坐(bàn jiā fū zuò佛教术语,坐法之一)于莲座上,左腿横盘,右腿撇出,轻踏莲花。
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右手置膝上施与愿,头戴五叶宝冠,冠上镶松石玛瑙。二目圆睁,面容慈祥,呈微笑状。身戴璎珞,披缯带。上身袒露,下着薄裙。
佛母座下莲花,工艺规整,下部封底,制作精美。莲花座前面铸“大清乾隆年敬造”七字楷书款。
整件作品制作精良,铸刻细腻,造型典雅,尤其衣褶的风动感和人体的柔和感,显得极为优秀,充分体现出当时佛造像的一种协调准确、精致成熟的造型美。
专家点评:
赵新来(河南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 河南省珍宝艺术文物书画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绿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
相传,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普救了无数众生,可是有一天,菩萨用她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眼泪变成了莲花,莲花又变成了绿度母,接着又变出了二十一尊度母,因此她本是观世音菩萨因慈悲天下众生,伤心时掉下眼泪的变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鉴宝小知识
佛像收藏的“北伐”
1994年以前,佛像的收藏主体是港澳台的藏家,随着内地经济的日益强大,内地藏家收藏佛像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期间,部分珠三角的藏家曾活跃于佛像收藏界。进入21世纪之后,佛像在北方市场上开始进入收藏主流,不少玩家出手阔绰。究其原因,业界认为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国内拍卖市场上更多的是铜质或是铜鎏金的佛像,石佛相对比较少,中国的石佛造像在国外却受到藏家喜爱。
在纽约佳士得曾经以71.2万美元成交了唐代石灰岩佛首,如此高价成交的佛首其实已经半残。
-
滴滴市值达到680.8亿美元 未来如何“出行”?
07-02, 07:53 -
上半年1804股跑赢大盘 *ST众泰涨幅领涨两市
07-01, 10:02 -
为何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清理闲置银行卡?
06-30, 08:59 -
华晨集团再迎新“掌门人” 破产重组提速
06-29, 08:06 -
福建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06-24, 08:51 -
不一样的天猫“6·18”新指标 每笔订单减碳17.6%
06-22, 08:38 -
方便面刮起“高端风”!曾经低价的它靠啥拿下用户?
06-18, 10:13 -
对隆基乐叶销售收入骤增 通灵股份转战创业板迎考
06-11, 08:27 -
全国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
06-10, 15:21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