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什么意思?大盘股几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注意
2020-09-28 14:48:28 综投网
投资者都明白买了股票要“止损”,也就是买入后股票价格跌深到一定程度(一般投资者会置在跌了10%~15%左右)要卖出,卖出的目的是避免后面可能发生的更大损失。可是为什么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往往不能及时做到止损呢?这其中有很多误区,以下几个比较常见。
误区之一:
投资者在股票跌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不管跌到哪里,只要不割肉就是没有赔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证券市场目前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大部分分红不多,极少数能够靠现金红利就能带来超过银行存款一年期利息的回报,投资者主要还是靠股票买卖的差价来赚钱。如果股票价格跌了,投资者账面上的损失就出现了,只有期待今后的时间股票价格重新涨回来才能让投资者做到不损失。大牛市的时候还可能侥幸涨回来,但如果大市整体不太好的时候,往往股价就是一跌再跌,很难回头上涨了。
误区之二:
有些投资者买入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强烈的投机目的的,是看股票走势不错,或者是听到了相关的利好消息传闻才买入,本来就是做短线投机的。但是出现了股价下跌的相反走势后,到达了应该止损卖出的价格,投资者往往开始说服自己继续持有。投资者应该记得,自己在买入的时候,往往进行了比较谨慎小心的分析,做出的决定往往也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这样的分析过程减小了犯错误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被动地作出了把短线投机改成长期投资的决定,犯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
所以说,分析过程得出来的结论,让自己买入了股票,股票价格却跌了,这是市场股价走势证实了买入分析有了错误。如果这个时候再做出长期被动持股投资的决定,将导致这个分析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更加容易导致投资失败和投资损失。
误区之三:
许多普通投资者还迷信机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下跌,特别是在成交量没有放大的时候,就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逃出来”,自己也就不用怕了,寄希望将来里面的机构还能再让股价涨起来。这里我们说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大多是那些被散户迷信为百战百胜的“庄家”。
可是机构投资者虽然有着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也常常会犯各种错误,他们出现被套牢的情况也很多。在机构投资者知道错了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立刻卖出手中所有的如此大量的股票。和机构投资者相比,普通投资者则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可以立刻止损操作卖出持有股票。所以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能放弃自己这个优势。
另外,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的下跌还有各种应对措施。例如,机构可以在价格下跌初期卖出手中一部分股票,到了相对低位再买回来,之后把股价推高再卖一部分,如此多次操作。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08-10, 10:52 -
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加快
04-29, 08:44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购增持动作
03-17, 11:03 -
受市场调整影响公募基金整体亏损 影响基金新发市场
03-11, 08:56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性超男性
03-10, 08:22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03-09, 08:24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宇宙+”新生态
03-09, 08:23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到38.1%
03-08, 16:16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03-04, 11:35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