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猫创始人薛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三大类

2017-06-27 21:03:39 中国第一新闻网

《理财周刊》人物专访

经历最跌宕起伏的两年半,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走向健康有序。在行业起伏动荡中的平台,更是一切的亲历者。薛亮,聚财猫创始人、CEO,电商出身的他,从供应链金融开始与互联网金融结缘。接下来他又将为行业带来哪些新思路?

以下是众筹家对聚财猫创始人兼CEO薛亮的专访。他强调,大数据风控与智能投顾,是互金平台发展的必然选择。

Q:从电商转型到了互联网金融,是怎样发现的机会?

薛亮:创办聚财猫之前,我先后在乐蜂网、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任职。就是那时开始,我接触并逐渐深耕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大量接触中小微企业,并为他们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当时我在阿里主导开展了订单融资业务,这个业务相当于供应链金融的一部分。例如,我们为卖家做授信,让他们可以提前拿到货款,资金则由阿里垫付。只要他们发货,确认订单,就把钱给到卖家。等到买家收到货打款,我们再将钱收回来,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是典型的订单融资,或者说是保理业务。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积累,切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想法,就是在当时开始萌芽。

Q:初试互联网金融,如何验证市场?

2013开始,我们看到资产端的一个重要变化,即寻求资金的资产端开始多了起来,他们在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也多了起来。于是我们聚财猫从供应链金融开始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8月份上线,最早的合作伙伴就是供应链金融的供应商,涉足供应链金融的保理业务。由此,我们站稳脚跟,并逐渐涉足更多类型资产。

从资金端来看,市场的变化更加明显。2013年余额宝出现以后,投资理财市场被培育起来。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已不能够满足资金端的理财需求。随着理财意识的觉醒,理财的门槛也逐渐被降低,过去往往只有高净值人群才参与的理财活动,开始逐渐向大众降下门槛。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客户基数不断增加。

可以说,布局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理财,两端都存在着机会。

Q: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一端——资产端如何布局并进行风险控制?

薛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三大类。

一是信用风险,涉及的是融资主体的信用情况;二是流动性风险,包括财务状况、业务状况、盈利的水平是否覆盖借款利息等;三是“黑天鹅”类难以预测的意外风险,如经济下行,行业萎靡、经济危机等突发风险。

这些风险都将影响到资产端的现状,从而影响互金平台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要控制上述风险,需要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信用风险的方式是充分尽调。尽调包括两部分,一是针对平台自己寻找的资产端,往往将通过与第三方征信公司提取各类消费、社交等信用大数据,充分考察其信用。二是与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管理公司合作。他们对自身现有存量做推荐,等于已经经历了一次筛选,平台在此基础上做二次评估。

流动性风险则需要通过时刻关注其经营状况和资产的流动性来把控。针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应收应付,包括合同和发票应收应付等,我们进行风险定价,即根据经营状况来制定借款利率。

应对突发性风险,抵押质押是抗风险的一部分。

Q:每个平台都在提的大数据风控,大数据风控如何作用于资产端布局?

薛亮:大数据风控理应成为互金平台的标配。

现在每个平台都在提大数据风控,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个人借款,现金贷、消费贷等个人借款模式,更是必须得用大数据来评估借款的风险。

具体来说,大数据风控主要运用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控制这两个环节。涉及借款方的内部和外部数据。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掌握如一家餐饮企业翻台率,客流量的波动,自有资金、应收应付等内部数据;同时也能够通过第三方接口获得企业的工商税务信息、法人征信情况、企业的媒体信息、法院执行记录等外部数据,并由此进行分析,动态实时掌握企业的信用、经营和财务信息。

由于监管的导向,平台目前标的金额正在经历从大额向小额转变的一场转型,小额更多的是车贷、微小企业的供应链借款,我们未来将会更多的涉及这些资产。

不可否认小额业务将增加平台的成本,那就必须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把成本降下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完善,精确度提升,包括对借款人判断的准确性、黑名单制度等。由此就能够降低风控的成本。

Q:那么另一端——资金端应该遵循怎样的布局策略?薛亮:智能投顾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理财平台资金端布局的发展趋势。包括聚财猫在内,越来越多平台将在平台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针对其中一部分人群开展智能投顾业务。为中高端客户提供智能投顾的产品做资产配置。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