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抄底时刻到了?历史规律揭秘A股“年底反攻”真相

2017-12-01 10:32:47 东方财富网

华泰证券也在最新研报中提醒投资者,年末次新股整体行情不佳,且12月解禁潮降至,请投资者注意风险。12月全市场还有254家公司将面临限售股解禁,其中41家解禁比例在总股本30%以上。12月解禁市值达3734.02亿元,环比增长51.90%。即将面临30%以上的大额解禁的个股中有12只是2016年12月上市的次新股。

IPO首现零过会

有助于疏解堰塞湖压力

通常而言,新股密集发行,对市场的存量资金有较强的分流作用,当IPO发行积累到一定的量,超过了市场的承接力时,就容易出现破发现象。

而事实上,监管层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今年以来IPO审核通过率已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微博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新股共计2145家,审核通过1834家,市场整体通过率为85.5%。最近三年,新股审核通过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

而今年前9个月,证监会共审核了405家公司的首发申请,328家获得通过,16家暂缓表决,8家取消审核,53家未通过,IPO审核通过率为80.99%,较上年出现明显的下降。

10月17日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正式亮相之后,这一趋势变得更为明显。截至11月7日,新一届发审委共对3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进行了审核,其中20家获得通过,3家暂缓表决,13家未通过,IPO审核通过率降至56%以下。

而11月29日发审委的新股审核结果再次吸引了市场目光,上会的三家企业,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均被发审委投了否决票,一同被挡在了IPO的大门外。

这是自有新股审核以来首次遭遇零通过率的情况,也是新一届发审委继“6过2”“6过1”之后,再次刷新新股发审单日最低通过率,这一次,刷新至底。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目前来看,发审委的这种严厉审核姿态对于待上会企业意味着必须把招股书等上市材料做扎实,才能有望顺利通过审核。总体来看,IPO通过率低将会是未来的常态,此举无疑有利于进一步缓解IPO“堰塞湖”的压力。 IPO低通过率常态化之后,预计监管层将会通过推进包括退市制度、并购重组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彻底扭转扭曲的投机心态和市场环境。

破发就意味着见底信号来临?

而广大股民最关心的还是次新股破发,是否意味着见底信号来临?

有观点认为,按照历史经验,破发一方面表示市场底部来临,另一方面,破发的个股意味着抄底机会降临。

但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如果是因为市场整体性的调整而导致的定价错误,比如说在单边下跌行情中,系统性风险导致泥沙俱下,大量个股破发,公司的价值并没有降低,那么破发无疑是一个抄底的绝佳机会。但现在仅仅是个别股票由于自身原因,比如说基本面变化导致的破发,并没有多少投资价值,也不意味着行情调整到位,不宜过多解读。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高风险板块,次新股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短线投机性操作难以为继,有的次新股尽管濒临或已破发,但其估值并不具优势,有可能较长时间难以“翻身”,不易盲目抄底。投资者应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挖掘次新股中真正的成长股。

华泰证券也表示,我们认为当前次新股下跌的主要逻辑未变,依然是板块高估值与年末资金避险情绪的对立。年底资金风险偏好下降,了结获利的需求增强,次新股自身高估值叠加市场环境影响,导致本周继续调整。随着新股开板涨幅受市场环境影响走低,部分次新股提前开板,提前开板的优质次新股值得关注。

基金经理刘宇轩也表示,从行业分布方面看,处于破发边缘的股票主要集中在一些成长性较差的行业,叠加公司业绩下滑,或者其他利空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下挫甚至破发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绩优次新股仍将存在投资机遇。

在第18个一字板后,江南嘉捷放出了历史天量,有媒体就估算再继续拉几个涨停的话,周教主可就要问鼎中国首富了。想想还是A股圈钱容易,要知道奇虎360在美股的估值不足100亿美元,回归后算上定增后的总股本,360市值已超过3000亿。而一字涨停打开后各路游资势必会上演一番龙争虎斗,届时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言归正传,说回今天的行情。最近A股和港股可真是“哥俩好啊”,互相把对方带到沟里去。恒生指数站上30000点高位持续回落,同样“难兄难弟”的A股也在反复确认3300点的支撑,展开了一副磨底的架势,在弱势调整的氛围笼罩下,指数与个股均表现惨淡,黑周四再一次坐实。

这几天钢铁、水泥和煤炭等周期股轮番表演,一度让部分投资者认为重新焕发生机的周期股有望带动大盘展开强势反攻。不过我们文章早有强调,在三季度已走完主升浪后,周期股当前的上涨定性为反弹而非反转更恰当,也就谈不上领涨主线一说。此外,进入12月后,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利空将集中兑现;不止于此,年底商业银行季节性收紧流动性以及美联储12月加息箭在弦上,在明年1月定向降准实施前整个市场资金面易紧难松。所以综合来说,受到这三处硬伤制约A股反弹之路道阻且长。

弱势行情下市场整体情绪十分压抑,以至于不少投资者忽视了周四是11月的收官战。11月先扬后抑的走势其实也再次印证了历史中A股年底市场表现都不佳的统计规律。所以大盘尽管在逐渐筑底,但对于接下来12月走势依旧要留多一份谨慎,所谓的“跨年反攻”行情当前依旧是未知之数。

再看看盘面,游资之间互相伤害,热点一日游是A股面临的现状。周三领涨的地产板块今天跌幅居前,其中长阴下挫的万科让不少昨天追高介入的短线资金吃了一个哑巴亏,市场信心备受打击;而周三调整的芯片又开始露脸,华微电子封死涨停、富瀚微等多股也一度拉板。此外,借着消息面IPO过会零通过这一利好刺激,午后次新股大面积拉升,超跌的张家港行突袭涨停斩获二连板,开板次新新余国科接力拉板。

总体来说,指数经历连续调整过后,尽管大盘有筑底的迹象,但市场信心却依旧严重不足,资金快进快出的操作特点导致盘面热点轮动过快,既不利于反弹和赚钱效应的可持续,同时也加大了短线操作难度。面对当前相对鸡肋的行情,投资者最好的策略是就是按兵不动,保存实力,等真正筑底回升后再参与反弹也不晚。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当代财经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o79715@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