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好处和坏处分别有哪些?影响到底有多大?
2017-06-22 20:01:05 当代财经网
延迟退休好处和坏处分别有哪些?影响到底有多大?延迟退休利弊分析:
好处:
1.通过延迟退休,可以提高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
从实际劳动参与率数据来看,男性60岁和女性50或55岁前后的劳动参与率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表明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有显著影响的。如果男女退休年龄均推迟至65岁,那么将涉及1.1亿至1.7亿人口,占总人口的8%-11%。
这部分人口进入正式的劳动力市场,将对中国劳动力供给和积累形成巨大的影响。而且相关研究表明,退休年龄推迟可以延缓劳动力供给的下降,提高老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高年龄工人和年轻工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不会挤出青年劳动力。
2.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同时,延迟退休政策也将增加劳动力的质量。
虽然,推迟退休所增加劳动力的年龄较大、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在短期内会降低平均劳动力质量。但是,因为工作年限延长,即教育投资回报期延长,将激励人们对教育的投入;而且当老一代逐渐退出而被高教育水平的新一代取代时,负面影响会减弱。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影响有两个阶段。首先,政策执行初期,高龄、低学历劳动力的加入会拉低整体劳动力的平均质量。其次,随着时间推移,当新生代的高学历劳动力进入老年,将消除其对整体的人力资本质量的负面影响。而且延迟退休会增加教育投入的回报,激励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使未来劳动力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弊端:
延迟退休政策将对我劳动力市场中参与劳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即将面临总劳动年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数量的下降,这一下降相对于人口总量的下降提前十多年。在未来的15年里,劳动力人口数将逐渐下降至8亿。
而随着城镇化,城镇劳动力数量仍处于上升状态,农村劳动力继续不断下降。因为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岁周岁至退休年龄,也就是说,新生人口要16年后才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
所以,2032年之前的劳动力人口结构已经由目前的人口结构决定,而之后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还受到生育政策效果的影响。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可提高并稳定在1.6,那么至2040年之后,总劳动力人口将下降到8亿以下。城镇劳动力得到农村迁移人口的补充,劳动力能维持在5.1亿至6.2亿之间,而农村劳动力到2035年之后降至2亿以下。
如果中国未来的生育率水平低于1.6,那么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将更快速。如果继续处在超低生育率水平1.3,则到2041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将下降至7.7亿。
到2060年城镇劳动力将呈现倒三角型劳动力人口结构特征,而农村劳动力在2030年就已开始呈现倒三角型结构特征。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使得劳动力的效率和活力降低,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加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的参与率,进一步减少实际有效劳动力供给。
-
2017apec岘港会议成果盘点 亚太自贸区概念股望爆发
11-14, 10:53 -
半导体板块将成年底最大热门?半导体概念股个股整装待发
11-13, 15:44 -
DRAM内存价格有望继续调涨 DRAM内存概念股一览
11-13, 15:22 -
腾讯、网易、小米等入局 “吃鸡”有何神奇魔力? 吃鸡概念概念股一览
11-13, 15:01 -
无线充电应用场景开始落地 无线充电概念股票龙头详解
11-13, 14:35 -
冬虫夏草庆典70多少钱?冬虫夏草庆典香烟价格表
11-09, 16:12 -
大卫杜夫国际装经典香烟价格表 大卫杜夫国际装经典香烟多少钱
11-09, 15:57 -
万达商业借壳a股哪个股?万达借壳上市概念股解析
11-09, 09:58 -
万达商业借壳最新消息:万达的壳也水落石出了?万达商业借壳概念股一览
11-09, 09:57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