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将改造超4万根充电桩 充电桩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2017-05-04 11:12:27 当代财经网
国网将改造超4万根充电桩 充电桩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开展充电桩新国标改造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表示,为落实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接口新国标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668号)要求,提高充电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推进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要求对公司充电桩接口进行新国标升级改造工作。
此次升级改造涉及2010年以来,国网公司建设的共计43818台充电桩(直流桩31214台,交流桩12604台)。2015年以后建设的充电桩,共涉及23127台(直流桩21965台,交流桩1162台)。
对于升级改造时间安排,国家电网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区域的公共充电站点,原则上7月底完成每座站点内50%的充电桩升级,年底完成另外50%;对于公交等专用充电站,与所服务车辆同步展开升级。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将会在8月及12月对升级改造情况进行复核。
以下为文件截图:




一年前,国网公司2016年电源项目第二次物资招标采购(即首轮充电桩招标)中标候选人正式对外公示,此次中标结果涉及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许继电气(17.55 +1.04%,买入)、国电南瑞(16.63 停牌,买入)、中恒电气(17.88 -0.17%,买入)、和顺电气(19.64 +1.87%,买入)、科陆电子(8.86 +1.03%,买入)、奥特迅(19.37 +1.79%,买入)和长园集团(14.32 +0.92%,买入),这些公司将率先受益。
目前充电桩设备行业的技术壁垒并不高,主要难度在于直流充电模块的制造,但大多企业可外购,因此短期内在充电桩售价较高的情况下(市场价0.9元每瓦左右,国网招标在1元每瓦以上,而制造成本仅需0.5元~0.6元每瓦),出货量主要看渠道,网内、网外企业均有机会。
事实上,充电桩市场今年初步放量,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另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充电桩增量将达5.1万个,至今年年底全国保有量有望达到10万个,较去年翻一番。
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爱基,净值,资讯)的当下,充电桩设备将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确定性最高的一块“蛋糕”。2017年,国家能源局规划2017年新增充电桩目标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同比增长超过3倍。届时,这些上市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将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充电桩建设:国电南瑞(600406)、和顺电气(300141)、科陆电子(002121)、动力源(600405)、特锐德(300001)、中恒电气(002364)、思源电气(002028)、上海普天(600680)、万马股份(002276)、许继电气(000400)等。
新能源车,优先关注公交车系统:安凯客车(000868)、曙光股份(600303)、江淮汽车(600418)、比亚迪(002594)、亚星客车(600213)等。(来源:证券时报)
和顺电气:充电+电改新锐
事项: 近期我们调研了和顺电气。
平安观点:
新形势,谋转型: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传统主业为电力成套设备、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和电能质量改善装置,主要用于电网的配电和用电侧。 近年来,受国内工业增速放缓、企业新建厂房数量减少及国网招标体系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传统主业持续承压, 1H15 电力成套设备/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的营收达 0.34/0.67 亿元,同比下降 38.3%/32.7%,毛利率分别下滑 13.15 和 1.99 个百分点,拖累公司整体营收下滑 18.54%,归母后净利润下滑 42.76%。在此形势下,公司积极探索行业的变革趋势,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技术积累,力图把握新能源汽车与电改的发展契机,实现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
成立艾能特、和顺能源,抢滩充电市场: 公司于 2014 年 7 月出资 1,684万元成立艾能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主攻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产品。 2014年, 公司承建及中标苏州金龙、上海天山路等多个 3000kw 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充换电设备在国内十多个城市投入运行; 2015 年,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销售订单进一步充实。 2015 年 8 月,为落实“全面布局新能源行业,聚焦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的新能源板块发展方针,公司出资4000 万元作为一期初始投资成立苏州和顺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发展四大业务单元: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及运营,分布式发电及储能,新能源电站及充电设施的 EPC 项目。 随着 10 月份以来总理、能源局的相继表态,国内大规模的充电投资正式拉开序幕,近期国网启动新一轮充电招标,规模近 15 亿;南网全面部署云联网+充电建设,继高层的发令枪响之后,两网率先展开实质性动作,预计后续铁塔公司、三大运营商、两油有望相继进入充电领域,今明两年国内充电投资规模有望达数百亿。公司目前正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大型国有企业、行业内知名公司等商谈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营项目,今后可能以合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进入到电动汽车充电的运营服务领域。
依托苏州试点优势,收购中导电力切入电改需求侧管理: 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是国家发改委在 2011 年确定的首批 4 个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城市之一。 2015 年 9 月,公司出资 2,128 万元收购江苏中导电力有限公司 100%股权,同时对中导电力增资 1,778.21 万元。
中导电力成立于 2006 年,是江苏省经信委需求侧管理平台下的电能服务企业,主营业务为配合国家电网承担着区域内公变及输电线路的巡视、运维及高压带电工作,公司 2015 年 1-7月实现营收 1,012万元,净利润 198 万元。中导电力具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同时也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书。
本次收购后和顺电气将增资中导电力用以迅速扩大平台的签约用户数量;并筹划收购一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智能化、智能检测仪表及相关软件开发的企业,以夯实中导电力在能源云联网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在具备技术、经验及用户基础后,公司未来有望依托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以及和顺能源公司进一步丰富中导亐管理平台的业务内容,契合电改对发、配、用电侧的变革,发力能源云联网。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 15~17 年 EPS 为 0.20、 0.64 和 1.35 元,对应 11 月 9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35.2、 41.6 和 19.8 倍,我们看好公司的区位优势,及充电、电改变革下的发展契机,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 35 元。
风险提示: 1)充电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2)收购公司整合不利。(平安证券)
中恒电气:国网充电桩中标取得突破性进展 助推公司业绩延续高速增长
事件描述
中恒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以9258.24 万元投标报价中标国家电网2015 年电源项目(充电设备)第五批招标采购,中标包号为:包13 和包20.
事件评论
国网充电桩中标取得突破性进展,充电桩业务进入爆发期:此次国家电网启动充电设备大规模招标,包括30 个充电设备包、5 个电动车充换电监控系统,招标总金额达到15 亿元,显示国家电网在2015 年明显加大其在充电设备领域的投入力度,强力推动新能源充电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公司凭借其充电桩多年产品技术积累,在此次国网招标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充足订单确保公司充电桩业务进入爆发增长期。
软硬件业务协调效应凸显,支撑公司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我们重申,公司硬件产品具有短、中、长期合理布局,通信电源受益于4G 行业高景气、HVDC 在互联网客户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充电桩在手订单充足,足以支撑公司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此外,公司软硬件产品协同效应继续凸显,电力应用软件由国网、电厂向配电、用电市场延伸,软件业务高速发展,无疑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能源互联网战略持续落地,充分分享行业爆发饕餮盛宴:2015 年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持续落地,具体而言:1、2015 年6 月,公司出资9000万元增资普瑞智能拓展用电侧节能服务业务;2、2015 年7 月,公司与南都电源(300068)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足分布式微网储能领域;3、2015年10 月,公司定增拟募资10 亿元用于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可以发现,公司已经形成能源生产储备、用电侧需求管理、云端调度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为其后续开展能源互联网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
2017apec岘港会议成果盘点 亚太自贸区概念股望爆发
11-14, 10:53 -
半导体板块将成年底最大热门?半导体概念股个股整装待发
11-13, 15:44 -
DRAM内存价格有望继续调涨 DRAM内存概念股一览
11-13, 15:22 -
腾讯、网易、小米等入局 “吃鸡”有何神奇魔力? 吃鸡概念概念股一览
11-13, 15:01 -
无线充电应用场景开始落地 无线充电概念股票龙头详解
11-13, 14:35 -
冬虫夏草庆典70多少钱?冬虫夏草庆典香烟价格表
11-09, 16:12 -
大卫杜夫国际装经典香烟价格表 大卫杜夫国际装经典香烟多少钱
11-09, 15:57 -
万达商业借壳a股哪个股?万达借壳上市概念股解析
11-09, 09:58 -
万达商业借壳最新消息:万达的壳也水落石出了?万达商业借壳概念股一览
11-09, 09:57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