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时代或来临 OLED液晶屏概念股龙头解析

2017-05-31 10:04:08 当代财经网

国内企业面临双重机遇

“如同液晶屏代替厚重CRT显示技术一样,OLED的兴起一样将带来冲击,只不过这一次也许会温和一些。”曾铭伟指出,首当其冲的是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占中小尺寸LCD面板成本的20%-30%,在大尺寸LCD面板中可以占到50%。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80亿美元。由于传统液晶面板必须使用外部背光源,而OLED是自发光型技术,不需要背光模组,OLED大量替代液晶的话将对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中大量使用的反射膜、增亮膜、扩散膜等光学薄膜形成强烈冲击。

其次,受冲击的是液晶材料,传统液晶面板利用液晶分子作为控制光线是否通过的开关,由于发光原理的改变,OLED面板不再需要液晶材料。此外,OLED对另两个重要产品也构成利空。一个是偏光片,传统液晶面板需要两层偏光片来过滤光线,而OLED面板使用的偏光片略有不同,且用量上仅需要一层。另一个是玻璃基板,首先,符合OLED要求的玻璃基板技术难度大增,其次OLED中柔性基板的应用前景广阔,玻璃将不再是唯一的面板载体。因此从数量上而言,偏光片和玻璃基板的使用量都会减少。

最后,在核心的面板制造环节,OLED的普及也将对转型不顺的传统液晶面板厂商产生冲击。目前韩国三星、LG在OLED面板领域已大幅领先,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面板企业正在纷纷追赶,例如京东方成都G6产线刚于近日点亮,同样规模的绵阳G6产线已经开工,华星光电、深天马、国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在积极布局相应的OLED产线。

海通证券(15.24 +0.73%,诊股)认为,根据近期OLED产业链海外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OLED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龙头公司已经开始兑现业绩,出货量大幅增长。此外,根据统计数据,目前规划及在建的OLED产线已达15条,其中8条在中国内地,总投资额接近三千亿元,OLED产能明显向中国内地集中。相比LCD产业国内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追赶,在OLED的三国四地竞争中,中国内地一开始就处在更为有利的位置,国内厂商有望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申万宏源(5.70 +1.24%,诊股)表示,UDC业绩好于预期,从侧面印证OLED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OLED相关公司受益将滞后于海外公司,目前处于战略布局阶段。根据产业链调研反馈,万润股份(15.08 -0.33%,诊股)、濮阳惠成(31.38 -1.44%,诊股)等国内OLED材料供应商一季度出货情况明显好转。同时其认为国内OLED材料公司逐渐将产业链延伸到价值量更大、利润率更高的单体环节,未来将面临行业需求增长与国产化率提升双重机遇。

相关报告显示,到2020年底,AMO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5%;预计2017年AM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达27%,2020年将达50%。在此背景下,OLED相关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较为突出。据同花顺(62.45 +0.06%,诊股)iFinD统计数据显示,已有19家相关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欧菲光(38.60 +0.05%,诊股)等16家公司业绩预喜。

OLED概念股一览:

强力新材 300429 业绩增长超预期卡位OLED打造电子材料龙头

濮阳惠成: 300481 受益OLED爆发增长

中颖电子 300327 中国“芯”崛起静待AMOLED驱动IC起量

万润股份 002643 医药材料助业绩高涨 OLED未来可期

正业科技 300410 被低估的隐形OLED和锂电自动化设备供应商

东旭光电 000413 业绩超预期,光电显示材料领域巨头显现

深天马A 000050 技术传承+产业调整,AMOLED水到渠成

鸿利光电 300219 汽车照明业务是公司一季度业绩亮点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