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msci最新消息:海外机构对A股纳入MSCI乐观其成 MSCI概念股一览

2017-06-20 09:59:18 当代财经网

中国加入msci最新消息:海外机构对A股纳入MSCI乐观其成 MSCI概念股一览

MSCI将于北京时间6月21日早间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A股会否纳入其主要指数届时将揭晓答案。在此前连续三次闯关失败后,多数分析师认为在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及MSCI下调纳入门槛等有利条件支持下,A股第四次冲关MSCI的胜率已有所上升。预期由于初期纳入比例较低,实际影响相对有限,但中长期有利于提升流动性水平,促进中国境内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降低门槛有助“通关”

此前A股已三次闯关MSCI均无功而返。去年MSCI给出的延迟纳入A股的主要理由包括“QFII每月20%资本赎回的限制”以及“内地交易所对与A股挂钩的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等,此外投资者对交易所停牌和放宽QFII投资限制的新规等也需要一些时间来评判。

今年3月,MSCI就是否将A股纳入旗下全球市场指数展开咨询,并提出了一个A股纳入MSCI的新方案。新方案建议只纳入可以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买卖的大盘股,剔除A/H两地上市公司中对应H股已是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A股,以及剔除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分析人士认为,MSCI的新方案大大降低了纳入门槛,可以减少对投资配额和资本赎回限制的担忧,令A股纳入的概率显著上升。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新方案是为了跟进过去一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新进展,以有效减轻投资者之前的顾虑。新方案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于流动性和资本流动限制的担忧,这使得A股纳入MSCI的可能性较去年有所提高。

英国券商IG集团市场策略分析师潘婧怡认为,MSCI的咨询报告所反映出的积极变化推高了市场对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信心,有理由相信今年A股冲关MSCI指数机会更大。与2015年市场动荡及2016年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相比,今年中国股市表现得相对平静,并在年初呈正增长态势。这些因素无疑为中国A股获纳入MSCI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荷宝投资管理集团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缪子美认为,本次A股闯关MSCI成功的几率非常高。考虑到基本面不断改善以及估值极具吸引力,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MSCI新兴市场指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许多中国股票的敞口,包括H股或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但A股尚未反映在MSCI的任何主要指数中,这意味着国际投资者无法充分利用中国股票市场的优势。

“A股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宁静表示,A股是代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投资者无法长期忽视这样一个市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企稳,企业盈利回升,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对发展中国家股市兴趣回暖。

有利A股中长期发展

根据MSCI的最新提案,符合条件的可被纳入MSCI主要指数的A股数量将从此前方案的448只大幅减少至169只,尚不到原来的四成。若A股被成功纳入,其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起始权重将分别为1.7%和0.5%。

另据荷宝投资的研究报告预计,如果今年中国A股被部分纳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措施的实施,可能将最终实现A股市场的全面纳入。根据目前的标准,中国A股有望在五年内实现全面纳入,届时占MSCI新兴市场的比重将达到8.6%。

宁静认为,如果A股被纳入MSCI,将有利于提升流动性的水平,为市场带来相对稳定的资金流。“总体来说,这对市场的平稳运作是一个十分积极的发展信号。”

潘婧怡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的显著作用在于可能为中国内地股市引入大量资金,并间接促进区域市场开放。MSCI指数体系为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所青睐,已成为投资组合参考的基准指数,获纳入MSCI将为中国股票带来长期利好。据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数据,目前A股市场上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重不到2%,进一步的市场开放预计将提升需求。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的最新报告认为,纳入MSCI主要指数有利于A股长期发展,这将促进中国境内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合。一旦纳入,估计将有80亿-100亿美元追踪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被动”流入A股。但考虑到目前A股日均成交额在700亿美元左右,这一流入规模短期内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限。

个股解析:

中国平安:业绩好于预期,保险业务和资本金状况均表现稳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高盛高华证券研究所 日期:2016-05-18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中国平安(601318)2016年一季度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至人民币207亿元,相当于我们/彭博市场全年预测的44%/35%,而2015年一季度占比为37%。我们强调以下三点:1.保险业务继续领先于同业,实现了强劲的优质增长。寿险: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人民币124亿元,尽管权益市场面临很大不利因素而且传统产品准备金可能有所提高。新业务价值同比上升38%,得益于个人寿险新业务保费同比增长38.5%的推动。财险:综合成本率处在94.3%的健康水平,尽管其中体现了一季度正面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收入增长缓慢,但其原因主要在于保证保险销售的减少。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5%,而且我们认为承保利润率有所改善,因为平安仍在斥资获取优质业务。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人保财险一季度可能表现强劲(人保财险并不公布一季度业绩)。2.投资:投资收益减少人民币102亿元,资本市场波动再度成为一季度的最大拖累因素。我们认为这主要缘于权益投资盯市亏损,因为沪深300指数一季度下跌14%,而2015年上涨15%。3.资本金:平安已开始根据偿二代框架公布保险子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偿付能力充足率介于220%至287%之间。

投资影响

我们维持对于平安H/A股的买入/强力买入建议、预测值以及我们基于部分加总法计算的12个月目标价格46.70港元/人民币38.80元不变。下行风险: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走低;平安银行(000001)/平安信托资产质量。

浦发银行:手续费强劲增长带动业绩超预期,拨备压力好于同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励雅敏,黄耀锋 日期:2016-05-06

业绩超预期,手续费增长强劲

16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37%,超出我们预期,主要源自公司手续费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债券投资收益的贡献,1季度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6亿(vs15年1季度69亿),同比增速达到68%,我们估计主要是包括保险代销、理财、银行卡等业务延续了去年的优异表现(15年理财/银行卡手续费增速为104%和116%),1季度继续发力,从而带动手续费收入同比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多贡献收入约12亿(同比增130%),预计来自债券收益的确认,进一步推动了浦发1季度业绩的快速增长,使得手续费占营收比重环比提高8.6个百分点至27.5%,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资产规模扩张稳定,公司息差环比持续收窄

浦发规模扩张稳定,总资产环比年初增长3.6%,其中贷款增4.3%,应收款项类投资增11.3%,而买入返售收缩了81.5%。

我们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公司16年1季度净息差为2.35%,环比15年四季度持续收窄31bps,主要是受1季度贷款重定价的影响。随着2季度贷款重定价影响减小,预计公司净息差收窄幅度将缩小。

不良生成率下降,拨备计提好于同业

公司不良率环比上升4bps至1.60%水平,我们测算公司加回核销后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下降114个bp至1.23%。公司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1季度年化信贷成本2.32%,同比增长50bps。拨备覆盖率环比提高9.50个百分点至220.90%,拨贷比提高23个bp至3.53%,公司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在同业可比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拨备计提充足,未来拨备计提压力较小。

投资建议: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浦发银行(600000)1季报表现亮眼,手续费收入增长强劲,资产质量与拨备水平均好于股份制同业,我们上调公司16年净利润增速至7.8%(原预测3.2%),我们认为公司在新行长上任以后,有能力依托上海金改东风,利用区位优势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收购上海信托的落地使公司在混业经营上迈开步伐,公司综合化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浦发硅谷银行入围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使得公司在混业推进和业务转型更具有先发优势,考虑到公司手续费。目前公司股价对应16/17年PB1.01x/0.89x,PE6.42x/5.92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风险加速暴露。

兴业银行2015年报及2016一季报点评报告:不良集中处置,轻装再出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志平 日期:2016-05-10

投资要点。

2015年拨备大幅计提致整体业绩略低于我们的预期。

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2.1亿、1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1%、6.15%。其中2015年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3.6%、26%,好于我们的预期,公司大量处置不良致拨备大幅计提致整体业绩低于我们的预期。2015年拨备计提同比增长75%,拨贷比达到3.07%的较高水平。2015年业绩的主要贡献因素为规模增长以及息差的管理。

息差顺趋势下降,负债结构调整致下降幅度好于预期。

2015年的息差较为稳定,较年初仅下降3BP,主要是规模以量补价。2016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下降22BP,对息差的影响较为明显。

资产质量压力仍在,但拨备相对充足。

2015年及一季度的不良率分别为1.46%和1.57%,分别较期初上升36BP、11BP。

一季度关注类贷款占比2.66%,较期初上升0.3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的压力仍在。2015年公司集中核销了260亿的不良,2016年公司仍然计划采取集中处置的手段剥离不良,公司的拨备相对较为充足,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203.3%。

盈利预测及估值。

2016年是公司未来五年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公司将坚持大的战略方向即综合金融和节约资本不变,以投资银行和银银平台为抓手,向零售银行业务倾斜。公司在同业金融、综合经营上有优势,未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以及业务协同的有效发挥将驱动公司业务积极发展。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贵州茅台一季报点评:预收款继续增加,等待量价提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玉华 日期:2016-04-29

点评:

预收款继续增加。公司15年年底预收款达到82.26亿元,一季度预收款85.45亿元,环比增加3.42%,再创2011以来的历史新高,表现经销商打款积极,信心充足。

淡季不淡,量价提升可期。目前白酒消费淡季,飞天茅台一批价较为稳定,整体处于840-850元之间,较春节旺季回调较小,公司实施的控量保价政策效果较好。此前媒体报道公司总经理李保芳提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2016年二季度收入和利润超过全年60%的目标。如果按照以往惯例,下半年任务量通常大于上半年任务量,因此下半年存在放量可能。我们认为,茅台需求向好,量价提升存在空间。

消费税基调整导致净利率下降。一季度毛利率92.54%,较为稳定,营业税金及附加11.81亿元,同比增长46.38%,占销售收入11.52%,明显高于2015年一季度的8.07%,主要原因是消费税此前税基过低,省国税局下发重新核定最低计税价格通知后持续提高所致。此过程循序渐进,属于可控范围。主营业务成本7.65亿元,同比增长31.94%,高于收入增速,表明一季度价格相对较低的系列酒大幅收入增长30%以上。

此前茅台技开公司董事长李明灿兼任茅台酱香酒公司总经理,分管系列酒提出2016年系列酒总体目标增速48%,争取85%,公司将加大系列酒投入,目前公司已经着手优化系列酒经销商。

估值:2016年Q1公司盈利略超预期,且预收款再创新高,后期收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16至2018年,公司EPS预计为13.8元、15.3元和16.84元,考虑到渠道打款积极,公司现金流状况继续向好,给予动态市盈率20倍,对应27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高端白酒景气度下行。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