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概念股望爆发 海工装备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2017-06-23 14:34:44 当代财经网

亚星锚链:全球锚链龙头业绩拐点显现,手持12亿现金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陈显帆 日期:2015-04-29

1.事件。

公司发布2014 年年报和2015 年一季报。2014 年公司实现收入15.28亿元,同比增长8.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8 万元,同比上升4734 万元,EPS 为0.06 元。公司分红预案为每10 股送0.5 元转增10 股,派发现金股利0.50 元(含税)。

201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 亿元,同比增长8.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3 万元,下滑3.65%,EPS 为0.07 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拐点已现符合预期,持续增长有保障。

公司此前已发布2014 年度业绩预告,实际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海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4.6pct,公司盈利能力随之持续增长,2015 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达到23.31%,为近四年最高水平,同比提升1.6pct。

公司2015 年度计划完成营业收入16.5 亿。公司2014 年承接订单19.22 亿元,同比上升6.6%,截至2014 年12 月31 日公司在手订单15.16亿元,同比增长19.8%,公司2015 年业绩持续增长有保障。

(二)海工系泊链全球一流,征服全球前5 大客户。

公司海工系泊链产品结构不断升级,2014年毛利率同比大增8.64pct。

2014 年公司实现海工系泊系统连接件产量2000 吨,2015 年计划将产量提高到4000 吨;超高级别R6 系泊链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公司参与研制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公司正积极向系泊系统连接件以外的附件产品延伸。

公司在全球前五大海洋石油公司中已获得四家(法国道达尔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供应商资格认证,美孚石油也计划在5 月对公司进行考察认证,公司在海洋系泊链及附件领域已经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海工装备行业短期承压中长期向好,公司系泊链业务将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在海工领域市场占有率。

(三)手持现金近12 亿元,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

公司目前手持现金近12 亿元。公司此前购置的约14 万平方米土地,除了公司之前IPO 募投项目年产3 万吨超高强度R5 海洋系泊链技术改造项目的剩余部分项目外,我们判断仍有较多富余,具备充足的外延式发展条件。公司明确提出“将积极开辟第二主业,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确定,以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及竞争力”。我们判断公司不排除以外延方式实现第二主业的开拓。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5 年将有3357 万元坏账准备冲回,2015-2017 年业绩将实现较快增长,业绩弹性大,未来不排除外延式发展。预计2015-2017 年EPS 为0.32/0.39/0.47 元,PE 为50/42/35 倍。剔除在手12 亿元现金后公司市值仅64 亿元,PB 仅2.3 倍,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维持“推荐”评级。风险因素:船舶锚链复苏低于预期;油价持续下跌;外延式发展低于预期。

上海佳豪公告点评:签署大额天然气合同,拓展能源分销市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军 日期:2014-09-22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近日,上海佳豪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沃金天然气与福建宁德利拓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约定天然气销售总量为20 万吨,按目前市场价计算,合同总价值约为10 亿元。

事件评论

天然气销售业务拓展加速,切入能源分销市场。本次天然气销售合同价值10亿,是2013 年营收4 倍,期限四年,主要给宁德一工业园供气,需求稳定10万方/天以上,毛利率约20%,估算新增利润约3000 万元/年。除此次合同外,上半年公司已经切入多个工业能源需求市场,预计未来天然气市场拓展将显著提速。

看好上海佳豪发展前景,已形成能源分销、船舶海工和LNG 动力内河船舶三大核心增长极。具体分析如下: 能源分销业务发展迅速,关联公司直接进口海外LNG 保证低价气源供应。

目前主要是两部分业务:加气站以及工业气体销售,未来或利用集团实力进一步拓展。a)加气站建设迅速铺开并向上海以外区域发展,加气对象正由单一出租车延伸至船舶、公交车、重卡;b)工业气体合同能源管理渗透率提高。c)关联公司持续参与海外低价LNG 进口,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

船舶海工业务在手订单充足。设计和EPC 业务在手订单超过17 亿元,净利率约5%,将显著增厚业绩。目前业务模式是上市公司承接EPC 业务并承担设计业务,大津重工负责实际具体制造,协同效益突出。

LNG 动力内河船舶业务加速拓展。草根调研了解,财政部鼓励政策于5月出台后,刺激各路资本(发动机企业、政府、造船企业等)进入该行业,未来几年内河船舶将大发展。公司目前主要通过两途径参与:1)参股公司绿色动力承接EPC 业务和船舶运营等业务;2)参股公司大连玉柴承接LNG 发动机制造业务。明年或贡献显著收益。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此次合同以及绿动调整,上调业绩,预计2014-16年EPS 分别为0.28、0.70、0.97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5、22、16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绿动业务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中集集团:顺周期、大转型是公司的显著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立波,刘国清,真怡,刘芷君 日期:2015-06-02

近期频繁亮相:5月31日,新闻联播报道,中集集团是我国主要的海洋装备生产企业,向欧洲等高端海工装备市场走出去的形势。这是继5月3日报道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深水半潜钻井平台开赴南海作业、5月22日报道中集赢得美国集装箱双反裁决后,一个月内新闻联播三次报道中集业务情况。

“顺周期”+“大转型”是中集集团投资价值的显著看点:集装箱更新周期:集装箱使用寿命为12~15年,2000~2007年历史销量大幅攀升将推动2014年以后更新需求持续释放,加上新增保有量需求,总销量将创出历史新高,随着排产饱和程度提高,利润率弹性将逐步爆发。

转型发展重心改变:公司过去的转型升级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目前已成为国内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装备、海工装备、空港设备的龙头企业,而转型发展将从制造业延伸至服务业。公司转型的核心,短期看物流、金融,中性看土地转性、产业培育,远期看物联网的全面渗透。

物流、金融:公司物流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16亿元提升至2014年的85亿元,提供基础服务、解决方案、信息整合三个层次的服务。金融业务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16亿元,净利润为5.6亿元。

土地转性:公司在全国拥有的土地达到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前海、深圳坪山、上海宝山等地均有“工转商”的计划,公司积极通过海洋金融、生命健康等产业聚集的形式,介入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享有长期增值机会。

物联网:公司于2014年底成立了中集电商,积极发展智能快递柜,旨在解决快递最后100米和发展社区O2O 业务。结合公司在物流装备领域的庞大产品存量和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未来向物联网方向延伸具有巨大潜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1.370、1.700和2.130元。集装箱处于周期向上,同时公司转型积极,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合理价值为35.62元,相当于2015年26倍PE 估值。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状况导致集装箱需求波动的风险;电商等创新业务扩展和盈利模式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前海项目的实施进度具有不确定性。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