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会下周开幕 关注“机器人+人工智能” 机器人概念股解析

2017-08-19 10:10:29 当代财经网

2017年度世界机器人(22.29 -2.11%,诊股)大会将于下周召开。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机器人大会召开时间临近,考虑到国内机器人市场持续扩张且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大会召开前,市场有望迎来主题投资行情,预计未来应用加速落地后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事件驱动

机器人大会下周开幕

8月23日至27日,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据悉,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支持机构比上一届有所增加,共得到了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韩国机器人协会等15家国际机构支持。

今年大会将举办多项主题活动,内容涵盖全球机器人产业政策战略规划、学界最新研究进展、前沿应用探索、技术风向发布、产业发展蓝图等,将全面展示机器人行业应用及研究成果,与全球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风口下的机器人产业演进格局。

大会论坛由3天主论坛和19个专题论坛组成,300余位行业大咖参会。博览会为期5天,展出面积约5万平方米,来自KU-KA、ABB、新松、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近1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携旗下机器人产品一起亮相。大会期间,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也将同期展开。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表示,基于制造业、服务业、特殊行业而进行分类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应用。制造业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占据全球25%的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行业动态

机器人制造列为独立行业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委员会批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新的分类,工业机器人制造与特种作业机器人制造两个行业小类,归属于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中类,机器人制造首次作为独立的行业列入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中。此前,国家标准未对机器人制造设置独立的分类,难以开展产值、收入、利润等方面的统计,导致反映产业全貌的数据缺失,给产业政策的制定、重大专项批复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长城证券预计,本次《分类》修订将进一步促进机器人行业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利好机器人制造行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增速高达47%,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减,2011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25亿人峰值后,2012年开始首次下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但国内机器人渗透比例极低,2013年,中国每万个劳动力中的机器人数量仅为23个,大幅低于美国(146)、日本(332)、韩国(396),国内机器人存在大幅提升空间。长城证券认为,随着国内老龄化加重及人力成本攀升,国内机器人行业将引来广阔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仍然以中低端为主,六轴及以上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有率比较低。据统计,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仅发那科、安川、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抢占了约65%的市场份额),国内机器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位处产业链中低端,出口受阻和内需乏力倒逼制造业产业升级,为此,2015年5月,国务院刊发《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人工智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动力。

国内人工智能公司近年来在算法、计算能力、数据层面的积累逐步提升,包括科大讯飞(60.00 +0.84%,诊股)、BAT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根据Gartner的“智能机器炒作周期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中,语音识别产业化最高,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顾问处于炒作最高点,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和虚拟个人助手则处于爬坡期,这些技术有望未来5-10年内突破,届时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颠覆式影响。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