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万不可低估 环保概念股龙头上市公司获青睐

2017-08-22 10:13:45 当代财经网

【环保 钟帅】体系重构带来环保核查制度的可持续性,看好明年上半年工业环保需求释放

我汇报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今年以来以中央环保督察为主要形式的环保风暴内在的原因和可持续如何看待的问题,二是从环保股投资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年初的策略报告系统写了中国环境监管体系的重构,我们从2015年开始观察到这种迹象,近两年时间,中国的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的体系已经得到了重构,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重要变化。第一个层面是整个组织架构,原来环保的执法检查,包括环保政策的制定是由环保部负责的,环保部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地方环保厅、环保局构成了一整套的规则和框架,原来的体系和框架里会有比较矛盾的地方。省环保厅、地方环保局大量的人事财权是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所以当环保问题和地方政府的诉求,比如说GDP,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多政策地方上执行不到位。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的,国务院责成环保部负责牵头组织成立的,我们整理了前三批中央环保督查组的人员构成情况,环保部副部长只能在中央环保督查组任副组长,中央环保督查组组长是现任人大委员、政协委员、人大环资司的成员,这些都是前任省部级领导。中央环保督查组实际上是完全抽离了原来以环保部为中心的体系,政策层面拔得更高了。第二个事情是问责的对象,传统上环保检查、环保执法问责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和排污企业,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问责对象是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地方的一把手。例如一个城市有比较严重的排污企业、比较严重的污染企业,问责的对象不是污染企业而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是问责对象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污染物排放控制和排污达标口径问题,以前是根据环保标准、环保指标核查,目前转向综合环境质量,看的是综合效果。例如一个地方有一个化工企业所有排放指标都达标,但是旁边一条河流受到污染,人民群众意见比较大,原来拿这样的化工企业没办法,它的排放指标检查的时候都是达标的。现在的执法体系,人民群众反映后中央环保督察组到现场,这个企业直接关掉,排放指标达标也可以直接关掉。

环境执法督察的体系已经被重构了,从这个角度看持续时间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次以中央环保督察为主的环保风暴是在未来比较长时间内可以持续性的,因为背后是一个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变化,并不简简单单是在搞一场运动。基于这个我们认为这次环保风暴是有比较长时间的可持续性,现在市场一种观点认为,在十九大之前可能会有一波运动式的环保风暴,十九大之后会不会暂缓?我们认为环保这个事情在未来两到三年是长期可持续的,这是针对环保核查、环保督察力度、体制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就环保股的投资而言,可以从近期维度到明年中期维度两个层面来看。近期来看,今年到目前为止,能够看到非常明确基本面信号的就是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就是煤改气。环保部今年年初的煤改气政策范围是 “2+26”城市,“2+26”包括了北京、天津,加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六省市。今年先以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廊坊、保定、石家庄作为突破口,我们看到燃气公司接驳开户的情况非常乐观。明年这个政策将会在河北其他城市,像张家口、唐山、河南安阳、山东烟台等地铺开,2019年在“2+26”其他城市持续铺开。具体的投资标的涉及到燃气的迪森股份,壁挂炉核心零部件的大元泵业,燃气供给侧的蓝焰控股都是比较好的标的。

视角拉得长一点,我们非常看好明年上半年来自工业端的环保需求释放。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力度非常大,目前对污染企业是直接关停。所以从现在开始到今年下半年这个时间段,我们不大能看到工业端环保需求快速转化成订单和业绩,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到明年上半年,一方面环保标准是提高了,这个提高是两、三年维度可持续的提高,二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工业端企业盈利的持续复苏,很确定会催生工业环保需求的释放。例如现在环保风暴里关停100家企业,100家企业有30家到40家可能永久的退出市场,这些产能就被清空了,但里面有30、40家企业面临是不是复产的情况,既然是以环保的名义停产的,将来复产过程中就产生环保需求。所以我们看好明年上半年来自工业端的环保设备、监测仪器和第三方治理的需求释放,上周环保部恰到好处在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发了文,涉及制度性的建设,推动环保第三方污染的治理,工业环保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一些投资标的,像清新环境、聚光科技、博世科在工业环保端有比较好的储备,建议各位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这边整体的观点汇报到这里,投资者感兴趣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