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企改革“换挡提速”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龙头解析

2017-10-17 10:39:54 当代财经网

国企改革预期或再升温。而地方国企改革,首先还是要盯住上海。

2017年上半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利润总额1491.5亿元、资产总额17.4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地方监管企业总量的1/6、1/4、1/5。在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国资改革的力度还是前瞻性,上海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不乏借壳(如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上海临港(25.87 +2.70%,诊股)注入园区资产)、整体上市(上海建工(3.78 -0.53%,诊股)集团)、股权流转(上工申贝(13.11 +0.23%,诊股)控股权转让)等重磅改革案例。其中浦东科投的混改案例尤其值得关注。从引入宏天元基金,到囤壳上工申贝、万业企业(13.19 +0.92%,诊股)、ST新梅(7.33 +5.01%,诊股)三家上市公司,再到引入社会资本成为其实际控股人。浦东科投MBO落地等,标志着上海国改“换挡提速”。

一些公募机构乐观地认为,2017年上海国企改革主题依旧有非常好的确定性布局机会。华商基金李双全表示,其所管理基金目前较为关注改革发展预期强化下的国企改革、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智能交通等新兴服务业,以及景气度有望延续的造纸等周期行业。

上海国资改革瞄准“三个一批”

在浦东科投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中,上工申贝(600843)的角色是进行集成电路产业的海外并购。一旦政策限制放开,浦东科投入主后的相应收购就会推进。国金证券(11.47 +0.09%,诊股)指出,已经做了混改的上工申贝,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在台州建立了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标准化智能型服装缝制。后续有望做引入战投的或是:百联股份(15.61 +1.04%,诊股)、徐家汇(13.51 +0.52%,诊股)、隧道股份(9.53 -0.63%,诊股)、浦东建设(10.48 -0.10%,诊股)、上海建工(600170)等。

2013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推出以来,上海国资国企的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得以加速推进。先后成立了两家国有资本流动平台——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有企业股权统一划拨到了两家资本运作平台,统一管理。

上海的国资改革主要分为公共类、功能类、竞争类。上海的国企改革目标是:上海国企改革完成“三个一批”,就是要转型创新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到“十三五”末期,除了一些公共类和基础类的,其他的国企资源70%以上的要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上海市政府今年1月明确指出,上海国资改革目标中的“三个一批”的目标实现,主要采取三个方式:一是2017年上海将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产融结合;二是2017年上海将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三是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

根据以上思路,上海已经搭建了相应的平台,相应的投资基金也在募集中。

今年5月,张江高科(16.87 +0.30%,诊股)公告称,公司拟与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国泰君安(21.11 -0.47%,诊股)创投公司、上信资产管理及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共同发起设立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一期基金(有限合伙)(暂定名,以工商核定名称为准,以下简称“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目标管理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募集资金规模拟为人民币65.2亿元,公司拟出资人民币5亿元。

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作为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负责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的日常经营管理。由张江高科联合上海国际集团等基石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张江高科拟出资人民币650万元。

科创母基金一期基金将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对接“中国制造2025”,关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行业。重点投资区域是上海的主要高新园区如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以及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创新板”,并向周边区域辐射。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