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业渗透率提升 三大主线挖掘OLED产业链概念股机会

2017-10-18 11:50:55 当代财经网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的特性,无需背光源。由于实现原理的差异,相比LCD屏幕,OLED(AMOLED)屏幕有以下几个优势:

“薄”:OLED层级结构少,相对LCD去掉了背光板、增光片、部分偏光片结构;且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的有机材料可以做到很薄,使得OLED器件平均可比LCD器件减少约0.5mm的厚度;

“柔”:OLED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可塑性高,且作为OLED器件支撑功能的衬底可选取更为柔性的塑料材质,器件整体柔性好;

显示效果佳:OLED因其主动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板,而且晕染程度小,对比度较高,色域广,NTSC标准色域可以达到110%;

功耗低、响应速度快:OLED在显示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阴阳电极正交栅或TFT矩阵精准实现特定单位像素点发光,响应时间可短至0.001m。

随着面板厂商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日益成熟,LTPSLCD相比OLED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根据面板咨询机构IHS的数据,AMOLED与LCD的成本已经十分接近,OLED的成本劣势正在转变为成本优势。

2017年二季度以来,5.5”HD分辨率的面板已经出现了成本倒转,刚性OLED屏幕虽然间接成本远高于LTP-SLCD,但其节省了背光模组等原材料成本,随着良率上升,实际成本已经低于LTPSLCD。

如果考虑到面板切割效率问题,随着6代AMOLED产线的增加,切割效率上升后带来的成本倒转趋势可能更加明显。在5.5“QHD分辨率的屏幕上,分辨率的提升导致AMOLED屏幕的模组成本明显上升,比LTPSLCD仍然高出30%左右。虽然OLED屏幕在性能的多个维度都具有优势,但此前存在着一些相对的短板。随着OLED优势凸显,劣势逐步补齐,有望迎来需求拐点。

根据IHS预测,若AMOLED生产良率高于80%,制造成本就有望低于LCD,未来随着AMOLED良率进一步上升,成本劣势将逐渐消失,技术替代趋势进一步增强。

发展前景

全球景气度高速增长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