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业渗透率提升 三大主线挖掘OLED产业链概念股机会

2017-10-18 11:50:55 当代财经网

广发证券(18.63 -0.16%,诊股)认为,当前阶段OLED产业替代速度正不断加快,OLED产业渗透率有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OLED主题值得关注。在替代趋势确立下,OLED市场潜能有望在3-5年内快速释放。从国内来看,进口替代趋势下OLED产线于2016年末投放加速,预计2018年产能占比将跃居世界第一;从全球来看,技术与应用替代趋势下显示设备投资高速增长,伴随应用范围从手机向大尺寸终端延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广发证券从产业链受益视角重点关注以下投资机会:

主线一:材料端。OLED上游材料领域具备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较小、盈利水平高的特点,建议重点关注发光材料领域的万润股份(13.80 +1.25%,诊股)、濮阳惠成(30.57 -0.03%,诊股),膜材料领域的激智科技(35.70 +0.56%,诊股),以及驱动IC领域的中颖电子(31.89 +1.24%,诊股)。

主线二:设备端。OLED产线投资加快,有望率先加大设备采购需求。前中段设备目前仍被日韩垄断,后段模组设备有望国产3C自动化企业的突破口,核心设备包括绑定、贴合、检测等,建议重点关注联得装备(77.56 +0.86%,诊股)、精测电子(116.76 +0.78%,诊股)等。

主线三:制造端。10月,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即将开启量产,到2020年,国内投资的AMOLED产线将全线量产,未来国内面板龙头将与OLED的旺盛需求形成供需共振,最终带来业绩的巨大弹性。建议重点关注国内面板龙头京东方等。

国海证券(5.78 +0.17%,诊股)表示,OLED的产业链可以粗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生产设备、驱动电路,中游面板及模组,下游手机、电脑等消费产品三个主要环节。其中,上游原材料率先受益。UBIReserch数据显示,OLED材料市场将在2016到2021年间保持46%的复合年增长率,最终达到43亿美元规模。2016年OLED发光器件将达到6.77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6%。

同时,国海证券指出,OLED将逐步取代LCD,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从显示效果来看,OLED具有全黑显示、视角广、柔性可折叠等优势,随着OLED屏幕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渗透率将不断提升,看好OLED行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万润股份——深耕精细化工,布局OLED材料;濮阳惠成——OLED中间体供应商;精测电子——面板检测设备龙头;联得装备——显示模组装备领先企业。

中银国际则指出,以OLED为代表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已然成熟并加速产业化,OLED在中小尺寸显示屏上的应用将于2017年开始替代LCD技术成为主流,而量子点、MicroLED处于产业化的黎明破晓前。中国加速投资面板生产线以承接全球面板产业转移,2018年国内产能将取代韩国成为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份额达到40%。

国内产线巨额投资带来设备需求繁荣,2018年迎接设备需求高峰。重点推荐切入Array/Cel制程的检测设备龙头精测电子、受益OLED的大族激光(46.80 +3.36%,诊股),建议关注Module制程设备供应商联得装备、鑫三力(智云股份(32.46 -0.34%,诊股))、正业科技(40.25 停牌,诊股)。

个股解析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