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内存价格有望继续调涨 DRAM内存概念股一览

2017-11-13 15:22:33 当代财经网

中国芯片自给率低,国家大力扶持

三星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资金层面,我国设立了总规模近1400亿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扶持响应的产业链。预计到今年年末,新建10座晶圆厂。

目前,中国现在已建设4大半导体产业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圈及中西部地区。

有消息称,等明年年中,中国第一批4个半导体芯片基地投产后,内存条和固态硬盘以及手机闪存的价格有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

毕竟预计4个基地产能可以达到目前世界产能的100%,也就是全世界半导体产能将增加一倍,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望打破,内存价格的下跌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年增长率不低于20%。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的标杆。工信部的相关实施方案提出的新目标是:10年内力争实现70%芯片自主保障,且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我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兆易创新发布公告,宣布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26日签署了《关于存储器研发项目之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展300mm晶圆(12英寸)、19nm工艺存储器的研发项目,包括DRAM内存颗粒,总预算约为180亿元人民币,兆易创新与合肥产投按照1:4的比例负责筹集。

兆易创新强调,本项目研发阶段设计产能较小,为2000-3000片晶圆每月,尚无法达到批量生产标准,而且中国大陆目前无DRAM产业技术积累,再加上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和设备进口等因素影响,研发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业内指出,虽然研发和量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难以在短期内对抗国际大厂,但是我国能够有这样做的企业还是具有巨大意义的,不但可以动摇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局面,也能激励其他大厂来占据市场,早日实现我国对存储颗粒的自主权。

国产芯片概念股攻势再起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资金支持,国内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350亿美元,创月度销售额的历史新高。今年全球半导体出货量预计突破4000亿美元,行业自去年四季度已进入4-6年的新需求景气周期。

另据美国调查公司高德纳统计,2016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35亿美元,预测到2021年将增长约30%,达到4317亿美元。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分散投资周期性强的半导体行业,减少集中持股风险。

国内半导体企业还受益全球产能转移和中国跻身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西南证券表示,坚定看好国产芯片行业的崛起,并结合产业链的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细分领域行业格局较为明朗、受益逻辑确定性较高的子行业以及相关龙头上市公司:(1)芯片设计环节:兆易创新、汇顶科技。(2)芯片制造环节: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溅射靶材:江丰电子;晶圆切割龙头:大族激光。(3)芯片封测环节:封测龙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封装材料:丹邦科技;检测设备:长川科技。

A股公司中:

紫光国芯(42.12 +3.24%,诊股):DRAM存储芯片及内存模组系列产品营收增幅较大。

太极实业(8.49 +5.47%,诊股):子公司海太半导体主要承接海力士的内存产品封测业务。

长电科技(25.69 +5.37%,诊股):是国内最大的芯片封测公司,收购全球第四大封装测试企业星科金朋后,跻身封测世界一流梯队。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