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推A股想象空间 国企改革概念股迎利好

2017-06-19 09:37:43 当代财经网

国企改革推A股想象空间 国企改革概念股迎利好

军工行业步入估值修复新起点 改革和成长将是主要催化剂

被喻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混改,一直被视为贯穿2017年确定性较强的主题投资之一。作为混改七大领域之一,军工领域改革看点十足。但是,4月份以来,军工板块指数出现深度调整,板块内上市公司股价大幅回撤。

而持续调整过后,进入6月份,军工行业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军工混改和持续高景气度,使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机构普遍看好其后市表现。其中,光大证券(15.12 +0.20%,诊股)就指出,下半年,军工行业会有两大新变化,一是估值逐步调整出新起点,其中,核心标的股估值会进入合理区间;二是行业基本面逻辑将被持续验证和推进。

事实上,6月份以来,军工板块已经展开强势反弹,期间累计涨幅达到5.52%,近九成军工股期间股价实现上涨。其中,期间股价涨幅在10%以上的军工股有16只,景嘉微(35.45 +1.29%,诊股)、航天长峰(21.50 +3.17%,诊股)期间累计涨幅在20%以上,分别为:21.11%、21.03%,长春一东(19.65%)、中航黑豹(19.62%)、全信股份(22.78 +0.13%,诊股)(13.58%)、中原特钢(11.27 -0.27%,诊股)(13.00%)、特发信息(11.75 +0.51%,诊股)(12.68%)、航天电子(16.85 +3.00%,诊股)(11.37%)、森远股份(9.89 -2.94%,诊股)(11.28%)、北方国际(25.88 +1.29%,诊股)(11.18%)、航发动力(27.45 +0.55%,诊股)(11.16%)、奥特佳(12.99 +0.08%,诊股)(11.13%)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位居前列。

目前,市场资金对军工股的认可度也较高,《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6月份以来,有46只军工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期间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15.41亿元。具体来看,有27只军工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在1000万元以上,江苏国信(12.59 +0.24%,诊股)、中国核电(7.81 +0.77%,诊股)、北方国际等3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分别为:22912.94万元、21128.43万元、11401.97万元,此外,中航光电(30.66 +2.23%,诊股)(9885.62万元)、航天电子(8548.54万元)、四维图新(18.30 +0.88%,诊股)(7808.67万元)、旋极信息(19.25 +0.21%,诊股)(7781.43万元)、际华集团(8.44 +0.12%,诊股)(7643.12万元)、抚顺特钢(6.16 +0.16%,诊股)(6257.26万元)、四创电子(65.99 +4.15%,诊股)(5234.42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在5000万元以上。

在军工领域中长期投资机会方面,以中国银河(12.00 +0.59%,诊股)证券为代表的部分机构表示,经过前期回调,军工板块未来整体下行空间不大,部分公司投资机会显现,看好业绩上升预期较强以及潜力较大的公司。

统计显示,共有88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长春一东、中船防务(26.72 +0.11%,诊股)、航天工程(24.13 +0.08%,诊股)、中航高科(9.93 -0.20%,诊股)、耐威科技(37.71 -0.03%,诊股)、天沃科技(9.85 -0.51%,诊股)、天海防务(8.23 -1.56%,诊股)、精准信息(9.11 +0.33%,诊股)等8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在300%以上。中报业绩方面,截至目前,已有40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到26家,占比65%,科华恒盛(35.04 +1.86%,诊股)、西仪股份(19.39 +1.57%,诊股)、林州重机(5.20 -0.38%,诊股)、东材科技(6.94 +0.00%,诊股)、楚江新材(14.55 -0.61%,诊股)、江苏国信、北斗星通(29.02 +0.76%,诊股)等7家公司中报业绩预增幅度在100%以上。

而除中国银河证券外,华泰证券(17.30 +0.29%,诊股)也认为,改革和业绩成长将是今年军工行情主要催化剂,军工改革包括混改及股权激励、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以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航空、航天、船舶、兵工等军工集团高端装备资产体量大,成长性好,旗下上市公司将受益军工改革制度红利。关注相关公司:航天晨光(14.55 +1.96%,诊股)、四创电子、国睿科技(28.22 +4.13%,诊股)、航天动力(17.51 +0.92%,诊股)、北方导航(14.33 +0.35%,诊股)等。(吴珊)

港口领域整合有望加速 逾3亿元资金追捧8只概念股

编者按: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密集调研国企公司,显示国资国企改革又将掀起新的风潮。分析人士认为,不管是前期中国神华(22.29 停牌,诊股)和国电电力(3.6 停牌,诊股)的停牌,还是本周锦州港(4.54 -0.87%,诊股)、营口港(3.49 -1.13%,诊股)和大连港(3.04 -0.33%,诊股)均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临时停牌,亦或是近期国务院国资委马不停蹄调研河南、辽宁、福建、广东等地方国资都向我们传递国企改革加速推进的信号,港口、煤电、汽车和军工等四大领域国企改革相关优质股,值得重点关注。今日本版特对上述四领域及其龙头股进行分析梳理,以飨读者。

6月13日,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均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临时停牌,当日晚间这3家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招商局集团于2017年6月10日签署《港口合作框架协议》。依据框架协议,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双方将合作建立辽宁港口统一经营平台,以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设立辽宁港口集团,实现辽宁沿海港口经营主体一体化;辽宁省人民政府支持招商局集团在投资控股辽宁港口集团的前提下,进一步整合省内其他港口经营主体;争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辽宁港口集团的设立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18年底前完成对省内其他港口经营主体的整合。

除辽宁外,江苏、京津冀等多地港口企业国企改革进入提速阶段。其中,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目前,省属港航企业以及南京、连云港(7.42 +0.41%,诊股)、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沿江沿海国有港口企业,已经整合并入省港口集团,标志着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5月17日,沧州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天津港(13.35 +0.38%,诊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加快推进黄骅港集装箱发展。这标志着津冀港口间的协同发展正在提速,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迈出了新的关键一步。

近期,集装箱吞吐量加速提升。其中,宁波港(5.48 +0.18%,诊股)发布5月份生产数据,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2%,快于4月份的12.8%。同时,广州港(9.19 +1.66%,诊股)预计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6.9%,也快于4月份的12.0%。此外,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7%,较去年全年3.6%的增速已显著提升。

在此背景下,港口公司业绩普遍表现突出。统计显示,上述17家公司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1家,占比逾六成。其中,南京港(18.43 +1.26%,诊股)(258.93%)、营口港(57.65%)、日照港(4.37 +0.69%,诊股)(34.83%)、广州港(29.95%)、大连港(26.75%)、唐山港(5.50 +0.00%,诊股)(22.71%)和重庆港九(6.88 -1.01%,诊股)(22.63%)等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在以上利好的刺激下,6月份以来,港口股表现十分活跃,板块内共有17只个股涉及国企改革概念,期间股价全部实现上涨。其中,珠海港(13.61 +2.10%,诊股)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33.54%,紧随其后的是深赤湾A(30.35 +6.49%,诊股),期间累计涨幅为14.78%,而厦门港务(13.30 -0.89%,诊股)、盐田港(11.35 +2.25%,诊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超13%,分别为:13.36%、13.27%。另外,大连港(6.64%)、营口港(6.41%)、重庆港九(4.68%)、天津港(4.64%)、北部湾港(12.10 +0.41%,诊股)(3.43%)、日照港(1.40%)、唐山港(0.92%)和南京港(0.06%)等个股期间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资金流向方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60.70 +0.10%,诊股)数据统计发现,6月份以来,港口板块内共有8只国企改革概念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32573.75万元。其中,大连港(9457.44万元)、上港集团(6.18 +0.98%,诊股)(8863.25万元)、宁波港(5085.36万元)、珠海港(4988.49万元)、厦门港务(2024.05万元)和皖江物流(4.29 +0.00%,诊股)(1511.56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投资机会方面,兴业证券(7.46 +1.08%,诊股)认为,港口整合是行业的发展方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港口整合有望加速,此次辽宁省拉开了港口整合的序幕,未来整合概率相对较高的还有山东港口群(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日照港)、深圳港(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深赤湾A、盐田港)等。港口整合可能创造投资主题,投资者可关注整合概率相对较高的标的。(张颖任小雨)

煤电(3831.47万元)、开滦股份(5.83 -0.34%,诊股)(3481.47万元)、申能股份(6.22 +0.48%,诊股)(3147.89万元)等8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在3000万元以上,上述11只个股月内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达10.41亿元。

投资策略方面,在火电领域,广发证券(16.84 +0.90%,诊股)表示,当前阶段火电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主要体现为煤电去产能、“上大压小”提升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加快电力行业深度调整重组步伐(如推动煤电行业一体化进程)等,将改善行业供需状况,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盈利水平。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火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程度最高的五大电力集团旗下龙头上市企业,重点标的股包括:华能国际(7.75 +0.52%,诊股)、大唐发电(4.68 +0.43%,诊股)、国投电力(7.78 -0.13%,诊股)等。

而在煤炭领域,海通证券(14.85 +0.00%,诊股)表示,随着中国神华、国电电力两家公司双双停牌,煤炭行业另一家央企中煤集团的重组预期也逐渐增强,未来的整合值得期待。据统计,中煤集团旗下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上海能源(11.43 +0.00%,诊股)、中煤能源(5.57 +0.00%,诊股)以及蓝焰控股(13.43 -0.15%,诊股)等。(莫迟)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