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看国企改革最新投资机会 最新最全国企改革概念股一览表

2017-08-04 11:37:01 当代财经网

1。国改成效显著,国有企业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在本轮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业绩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利润总额从去年10月份以来同比增长转负为正,并在今年保持较好的增长情况。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则从去年6月转正之后,也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情况。

国企改革对于降低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有显著成效,僵尸企业加速淘汰。自2015年年中以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截止2017年6月,国企微观杠杆率(负债/资产)已经从最高点的66.4%下降到65.6%。国有企业杠杆率的降低,加速淘汰落后高负债率僵尸企业。其中央企作为国企的主要利润贡献力量,在国改中业绩亮眼。央企营收占比在近几年均占60%,其中利润的贡献在最高时可达87.3%。截至2017年6月,央企利润累计达9352.1亿元,同比增长18.5%,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则为4720.2亿元,同比增长达37.5%。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6月央企单月利润为2128.6亿元(详见文末注释1).2017年上半年102家央企中游99家盈利,其中盈利超过10%的企业占48家。

从央企的行业划分来看,上半年煤炭、钢铁行业加速消化过剩产能,因此从利润角度看,煤炭、石油石化、交通等行业同比增幅较大,而钢铁、有色等行业则从去年同期的亏损状态下扭转为盈利局势。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从2016年年中以来国企整体持续的经营改善和利润修复是国企经济向好的具体表现。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国企的杠杆率不断下降。国企正在上演强者俞强的模式,优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国企改革的初步成效也是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目标打下一支强心剂,进一步确认目前正在实施的国企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认为下半年国改将进一步加速。

2。央企重组,仍有十对左右重组空间

7月26日《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要求央企全部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央企的公司制改制,是央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一步,为将来混改、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扫清了障碍,并有利于央企数量和管理层级的加速整合。

据财新报道,国资委正在着手拟定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配套文件(“1+N”配套文件之一),该文件将把所有央企按照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三类划分,文件将于年内出台。“三类公司”从数量上看,大致为产业集团(公司)50多家、投资公司20多家、运营公司2-3家,所有央企都将纳入分类,进行改组或者兼并重组,这意味着未来央企规模可能缩减至80多家。从本报道看来,下阶段央企改革的一大重点任务是合并重组,这与两会期间肖主任提出2017年要深入推进央企重组是一脉相承的。按目前央企的数量,要达到80家多家央企的数量要求,还需要进行10对左右的合并重组。

我们认为国资委方面对于央企重组的部署基本还是会围绕下面几点进行考虑:1。确实存在全行业经营困难;2。央企之间业务较多重合。可以预期的央企合并重组的重点领域是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重点关注:火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电力等),重型装备(东方电气,中国重工,振华重工等)。另外,可以看出运营公司保持2-3家,那么诚通(旗下有中储股份,岳阳林纸,冠豪高新)、国新这两个第一批国有资本运营试点未来的作用将更显突出。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