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转机比预想来得快 五大行上半年日赚30亿

2017-09-01 15:21:47 当代财经网

资产质量回升,拐点确认尚早

今年上半年,四大行不良率集体下降。上半年五大行平均不良率1.58%,比上年末五大行1.69%的不良率平均值下降了0.11个百分点。

中金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农业银行上半年中报最亮眼的是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逾期和关注类贷款所有指标呈现“双降”态势,什么因素使得农行资产质量出现反转,不良资产拐点可否确认?

农业银行首席风控官李志成表示,农行不良率降幅最为明显,实现了四个“双降”与一个“双升”。

首先,不良贷款余额下降24亿元,不良率下降0.18个百分点;其次,新发生不良贷款、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也都实现“双降”。上半年农业银行新发生不良贷款498亿,同比下降258亿元。不良贷款发生率1.05%,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第三,逾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下降31亿元,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第四,关注类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5亿元,占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不过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就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仍然存在。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预期敏感多变。从国内看,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化,过剩产能行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信用风险持续爆率。他表示,从中国银行自身情况看,部分地区新发生不良压力较大,预计全年资产质量能够保持稳定。

中国银行上半年年报显示,不良率1.38%,虽然较去年年末下降了0.08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52.46%。这一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目前直逼监管要求150%底线。

在资产质量逐步好转、利润增长的背景下,各家银行拨备覆盖安排各不相同。例如早前拨备率已经跌破监管150%要求的工行,今年上半年虽然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9.12个百分点至145.81%,不过依然低于150%的监管要求。

此前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表示,不良贷款率与上季持平,显示银行目前整体资产质量压力趋于平稳,不良率加速上升概率降低。虽然不能判断目前银行不良年率掉头向下出现拐点,但至少不会继续上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研究员指出,近期五大行半年报显示,大行资产质量指标全面改善,不仅不良率下降,不良贷款余额也出现下降。不仅不良指标好转,关注及逾期作为领先指标也显著好转,预计资产质量改善可持续。

按揭贷款增速收缩,超九成投向首套房

从年报上看,各家银行对不同地区落实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速普遍下滑,住房贷款发放节奏持续放缓。数据显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分别为11.6%、11.6%、9.28%、9.50%、8.56%,与去年末的28.80%、32.85%、28.85%、29.26%、27.45%相比,增速下滑明显。

“这体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中国银行副行长刘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在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中把握投放节奏,调整业务结构,抓好发展质量。在新发放贷款中,贷款发放节奏体现了一线城市“控”、二线城市“稳”、三四线城市“择优”的不同策略。其中,一、二线城市个人住房贷款增幅低于9.28%的整体增速。

面对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密集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作为传统的按揭贷款大行,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9261.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05.43亿元,增幅9.50%,增幅比去年末减少了19.76个百分点。

建行表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百姓购买自住房信贷需求。

工商银行方面,工行上半年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3790.22亿元,增长9.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746.90亿元,增长11.6%,首套房的占比超过九成。

“我们一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来决定在个人住房业务贷款方面的信贷政策。”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工商行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主要支持居民居住型和改善型项目住房需求。其中,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比例在1∶1左右,热点城市的比重在逐渐下降。16个热点城市的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在全部个人住房贷款中的占比,相比去年底下降了13个百分点。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