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报废高峰期将至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股有哪些?

2017-11-15 14:46:11 当代财经网

2017年11月2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工信部部长苗圩表态说,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可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所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谁生产谁负责。汽车厂在卖汽车的时候要对电池的回收利用负责任。

当然,责任归于汽车厂不一定意味着汽车厂要亲自动手完成回收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汽车厂完全可以出资请其他企业回收或是合作回收。

例如,《暂行办法》就鼓励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市场规模很有想象空间,也吸引了一大批参与者。

专业人士预测,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资源回收所创造的市场规模将会在2018年开始爆发,达到52亿元,2020年达到136亿元,2023年将会超过300亿元。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主要有三类直接参与者:

1)锂电材料系,以华友钴业、厦门钨业和天赐材料等为代表,主要通过再生利用完善资源回收。

2)动力电池系。目前已布局回收拆解业务的动力电池企业包括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CATL、比克电池等,比如CATL2015年取得广东邦普控制权,后者致力于使镍钴锰锂资源在电池产业中实现循环利用。

这些企业入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材料涨价及市场竞争加剧倒逼。通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减少成本,同时打通锂电池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的闭环。

3)第三方回收机构。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的企业包括:格林美、湖南邦普、赣州豪鹏、芳源环保等。

不过,当前各参与方大多数都处于项目示范或者微盈利经营状态,进一步的盈利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以后,整车厂或许也会大举进入该领域。短时间内汽车厂的成本支出会加大,但长期来看,后动力电池市场广阔,回收产业化并形成闭环之后,车企的成本能得到有效降低。

除了格林美等A股公司,新三板上也有一些固废回收企业涉及到动力电池回收,例如西恩科技和芳源环保。

公开资料显示,西恩科技以含镍铜钴等有色金属的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硫酸镍、硫酸锌等金属、金属化合物等产品。

这些原料来自报废锂电池正极材料、边角料等。而公司主产品硫酸镍则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三元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料。一进一出,完成了锂电池材料的小循环。

目前西恩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再利用项目产能为6000 吨/年。

芳源环保的经营模式也比较类似,利用含镍、钴废料生产、销售镍电池和锂电池正极材料。其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硫酸镍、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NCA、NCM 前驱体系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芳源环保的第二大股东是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提供商贝特瑞。

从业绩上看,西恩科技和芳源环保的表现都不错。最近一期财报显示,西恩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59%,净利润同比增长219.25%;芳源环保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22%,净利润同比增长113.48%。

不过,也有不少人士对动力电池回收持怀疑态度。意见多集中于梯级利用,有人认为梯级利用技术不成熟、投入成本相当高——从大量报废动力电池中去筛选、去检测,再拿来梯级利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太大,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还有相关人员表示,退役动力电池或许只能用于比较小的储能领域,比如家庭储能,难以用到大型储能领域,后者对于电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很高。

直接拆解、资源化利用也不是没有问题,它很容易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例如,目前钴的价格居高,回收有利可图,但随着三元材料的高镍化趋势,长期钴的价格趋于平稳,回收的价值下降。

总之,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广阔,但究竟会怎样发展,还有赖于业界付出时间和试错成本。

推荐新闻
评论推荐
头条图文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456号永升海联中心4A

电话:18050128557 运营:厦门睿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23693号-1